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寒冷天氣警告 (英語:Cold Weather Warning)是香港天氣寒冷或預料寒冷時(最低氣溫達12℃或以下),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
寒冷天氣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可以與其他警告同時生效(例如強烈季候風信號、火災危險警告、霜凍警告及雷暴警告),但不會和與其相反的警告——酷熱天氣警告同時生效。而與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暴雨警告信號、山泥傾瀉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同時生效的機會甚微(但仍有可能),因為香港的冬季不是風季和雨季,加上天氣寒冷時,甚少岀現惡劣天氣。
寒冷天氣警告制定於1999年,發出警告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本港將會受到寒冷天氣影響,呼籲市民提高警惕,預防因嚴寒引起體溫過低。寒冷天氣警告發出後,信息會透過香港的電台、電視台及天文台網頁向市民廣播。若有需要,香港天文台還會舉行新聞發佈會,提醒市民作出適當措施。若天氣持續寒冷,天文台會在警告生效期間,繼續發出特別報告提醒市民應注意的事項。
而在寒冷天氣警告設立前,天文台曾在1993年設立「安全使用氣體熱水爐預警」(Gas Heater Alert),並在寒冷天氣出現時發出,以提醒市民使用熱水爐時要保持空氣流通。但後來香港立法禁止在浴室使用無煙道式熱水爐,理論上已不會再發生浴室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所以警告後來被廢除,最後一次是在2000年2月24日至3月2日發出。而現時寒冷天氣警告的天氣稿亦會不時提醒市民相關事項:「不論氣溫多少,當使用舊式氣體燃料熱水爐時,要確保室內有大量清新空氣」[1]。
雖然天文台定義「冬季」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但因寒冷天氣亦會在秋末或春初出現,故此以下「冬季」廣義上指每年11月至翌年4月。
1999年12月19日凌晨3時10分首次發出,直至2024年12月,共發出了160次。當香港市區或廣泛地區的最低氣溫預料降至12℃或以下便會發出。而12℃並非硬指標,天文台亦會考慮其它天氣因素(如相對濕度、風向及風速等)而發出警告。而天文台亦較常在下午4時20分發出警告,主要原因是預測冷空氣會在夜間抵達。
以年份計算
以冬季計算
|
註:以下紀錄截至2022年。
由於市區受熱島效應及九龍以北的狹長山脈(如大帽山、獅子山等)地形屏蔽影響,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可能完全影響新界而未完全滲入香港市區。即使新界內陸和北部地區天氣寒冷甚至嚴寒(7℃或以下),天文台預測市區最低氣溫13℃或以上而不發出寒冷天氣警告的情況仍時有發生;更有數次是預測保守導致最終失誤,天文台需於凌晨急發寒冷天氣警告。2011年12月2日,在一股冬季季候風影響下,香港氣溫在黃昏前已開始下降,午夜前已降至預計的最低氣溫13℃,可以肯定12月3日早上天氣寒冷,但天文台在當天凌晨1時20分才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在當天更有7人凍死。類似情況於2014年12月13日、2016年1月18日及2022年12月31日再次發生,天文台更要到凌晨4時許才發出寒冷天氣警告[5]。而2022年12月31日更要到早上6時許才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亦有不少意見指(特別是2016年北半球寒潮後)出天文台應該參考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歐洲氣象中心所制定的寒冷預警級別,再把香港各區寒冷程度如高地山區、新界北部內陸及港九市區等地發佈不同程度的寒冷預警,以令各區市民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身處位置的天氣和氣溫,並能按照寒冷程度穿着足夠的禦寒衣物[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