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荷兰足球俱乐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费耶诺德鹿特丹(荷蘭語:Feyenoord Rotterdam),一般稱為飛燕諾(荷蘭語:Feyenoord,发音:[ˈfɛiənoːrt]),是一支位於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08年7月19日。鹿特丹市尚有兩支職業足球隊,鹿特丹斯巴達(Sparta Rotterdam)及SBV精英(Excelsior Rotterdam),在荷蘭甲組聯賽中作賽。
1908年7月19日,威廉明娜(Wilhelmina)足球俱乐部在“协会”(De Vereeniging)酒吧成立,当时球队球衣是蓝袖红色上衣和白色短裤。1909年,该球队更名为“HFC”,之后又更名为“速度足球俱乐部”(RVV Celeritas)。1912年,该球队更名为“费耶诺德”(Feijenoord;20世纪70年代其拼写改为了“Feyenoord”,以向非荷兰人表明该名称的正确发音),以鹿特丹费耶诺德区命名,并再次更换球衣,采用红白相间的上衣、黑色短裤和黑色袜子,直至今日。1921/22赛季,费耶诺德升入荷兰最高级别联赛,此后从未降级。
飛燕諾是荷蘭足球傳統三大勁旅之一,與阿積士及PSV燕豪芬鼎足而立,曾經壟斷荷蘭足球壇近40年。不過,隨著阿爾克馬爾、川迪等新興勢力冒起,飛燕諾近年成績已大不如前,踏入二千年之後,只曾於2008年贏過一次荷蘭盃冠軍,最近一次贏得荷甲聯賽冠軍是2022-2023球季。
飛燕諾的支持者被認為是最忠心的一群球迷,綽號「古羅馬軍團」(荷蘭語:"Het Legioen")。飛燕諾的死對頭為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阿積士,過去雙方球迷曾發生大大小小無數的衝突,其中於1997年3月23日的「貝弗韋克戰爭」(Battle of Beverwijk)更導致一名阿積士球迷不幸死亡。
雖然近年來阿積士與PSV燕豪芬爭奪聯賽錦標,但其主要敵對球隊仍然是飛燕諾,雙方來自國內最大的兩個城市,更被譽為「藝術與創意」(阿姆斯特丹)及「勤勞與勇氣」(鹿特丹)的對戰,是荷蘭足球壇每年的盛事而被稱為「經典大戰」(荷蘭語:Klassieker)。
飛燕諾球場(Feijenoord Stadion),綽號「水缸」(de Kuip),是位於荷蘭鹿特丹的運動場,於1937年落成揭幕[1],是飛燕諾的主場球場。落成時可容 64,000 觀眾,高峰期(1949年)更容納 69,000 觀眾,現時只有 52,000 座。飛燕諾球場曾長時間作為荷蘭國家足球隊的主場球場,舉行超過 150 場國際比賽。共有紀錄性的 10 場歐洲的盃賽決賽在這裡上演,最近一次是2002年歐洲足協杯決賽飛燕諾 3-2 擊敗多特蒙德,在主場捧盃。2000年荷比歐洲國家盃的決賽亦在此舉行,結果法國在加時後 2–1 擊敗義大利。
近年飛燕諾球場亦一直是荷蘭盃決賽的舉辦地點。
飛燕諾球場建於30年代,採用懸掛式看臺設計以免阻礙觀眾視線,使用當時廉價的物料如玻璃、混凝土及鋼鐵,但外型在今天的目光仍可說是現代化,「水缸」成為很多現代大型球場如诺坎普的藍本。二次大戰期間德國佔領軍從球場中拆除有用的物料而幾乎拆毀整座球場,戰後的1949年球場擴建觀眾座位及於1958年裝設泛光燈照明。1994年,球場進行大規模重建成為現時的模樣,球場改為全坐席及延長頂蓋覆蓋全部觀眾席,新建樓層供飛燕諾作為商業用途,內設餐廳及博物館。
自1978年舉行首場音樂會後,「水缸」成為廣受歡迎的音樂會場地,在此演出的包括滾石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U2樂團、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大卫·鲍伊(David Bowie)、鮑勃·迪倫(Bob Dylan)及槍與玫瑰(Guns N' Rose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