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山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雪山山脈是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方,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游縱谷(合稱匹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雪山山脈為台灣最北方的山脈,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南迄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溪北岸的濁水山,若以此計算,整個山脈長約260公里,寬約28公里。因為位於冬季迎風面水氣較多,也是台灣降雪量最多的地方,故名,山上雪季一般在1月到2月初之間,一直到4月份左右結束。日本時代稱為次高山脈(日语:次高山脈/つぎたかさんみゃく Tsugitaka Sanmyaku),是舊時大日本帝國境內第二高的山脈(第一高為玉山),最高點3886米。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雪山山脈北端的首座山峰係荖蘭山,其後經隆隆山、福隆山、灣坑頭山、三方向山(大溪山)、鶯子嶺而抵北宜公路,北宜公路以南,以鴻子山、三角崙、烘爐地山、大礁溪山、阿玉山、紅柴山、中嶺山、拳頭母山、棲蘭山、巴博庫魯山而抵北部橫貫公路。其中鶯子嶺旁的鶯子頂山,是第一座超過1000公尺的山峰,而巴博庫魯山則是首座高於2000公尺的山峰。巴博庫魯山以南,經唐穗山、東保津寒山、眉有岩山、馬惱山、邊吉岩山而抵喀拉業山,而喀拉業山是第一座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 喀拉業山以南,進入雪霸國家公園的範圍,高山連綿,依次為桃山、池有山、品田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雪山北峰、雪山、大劍山、佳陽山。 雪山山脈至此為大甲溪截斷,一般認為與劍山對望之白姑大山,實係雪山山脈之主脊,(另一說認為雪山西稜─博可爾山、火石山、頭鷹山、大雪山、中雪山、小雪山諸峰,才是主脊),白姑大山以南,守城大山俯瞰埔里盆地,而終於此。
經過鄉鎮市區為新北市貢寮區、雙溪區、平溪區、坪林區、石碇區、烏來區、新店區、三峽區,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苗栗縣泰安鄉、南庄鄉,台中市和平區、東勢區、新社區,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國姓鄉、埔里鎮、魚池鄉、水里鄉,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員山鄉、大同鄉。
由於受到大漢溪、大安溪及大甲溪的侵蝕,整個山脈被分割成北部的阿玉山階段山地、中部的雪山地壘以及南部的埔里陷落區三個地理區。雪山則恰位於雪山地壘的中心點,由此向外呈放射狀延伸,支脈綿亙北台灣。雪山山脈的地質由始新世至中新世之板岩及變質砂岩為主之岩系構成,在年代上屬於比較古老的岩層,全山是由赤褐色頁岩、砂岩及板岩所構成。
雪山山脈也有許多古道,最北邊的隆嶺古道、龜媽坑古道、草嶺古道、石坑古道、北宜古道、跑馬古道、桶後越嶺道、哈盆越嶺道、中嶺古道、司馬庫斯古道等,有許多是泰雅族原住民部落聯絡之用,如哈盆古道、中嶺古道等,其他位於雪山山脈的古道,尚有福巴越嶺道、角板山古道、鹿場連越嶺道、薩克亞金古道、北坑溪古道等。
在台灣百岳名峰中,雪山山脈中屬於台灣百岳名峰的總計有20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則有54座。
以下由北而南,列出主稜線上主要山峰:
雪山山脈至翠池三叉山後,主稜線仍約略向西南行。但有一說主稜線轉向南南西,沿雪山西南峰、大劍山、佳陽山直至大甲溪谷,與劍山對望之白姑大山係雪山山脈之主脊,白姑大山以南,守城大山俯瞰埔里盆地,而終於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