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隱居的青少年或退出社交生活的成年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家裡蹲(日语:引きこもり Hikikomori)泛指长期隐居在家等地方,不出头露面。[1][2][3]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14日) |
家裡蹲在日本是一種严重的社會現象,絕大多數家裡蹲,他們逃避社會,隱蔽於臥室之中,有時長達幾年之久。 醫生們正在努力避免“家裡蹲”對下一代造成重要影響。日本厚生劳动省把家裡蹲定義為超過半年不接觸社會、不上學、不上班,不與外人交往,生活自我封閉。[1]
家裡蹲(又叫「蛰居者」,俗稱「繭居族」、「隱蔽人士」、「關門族」、「家裡蹲」),指人處於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過著內向的生活[2]。「隱蔽」一般是指拒絕溝通、參與社會的心理狀態,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定義為「由於各種因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長期未就學或工作接觸自家以外的生活空間之狀態」。澳洲精神疾病患者親朋協會的定義亦相近,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
「繭居族」一詞則是由英文cocooning翻譯過來,以該英文字來形容隱蔽一族是由一位美國趨勢預言家Faith Popcorn在她的1992年著作《爆米花報告》(The Popcorn Report)首先提出。至於日本稱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籠もり”(羅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籠もる”(komoru)的名詞化動詞两部分组成,按字面解释分别为“退隐、抽离”和“隐蔽、社会退缩”,據稱日本蛰居者人數有近百萬。[4]他們大多只有出現肚子餓問題才偶然出門,平常是足不出戶,甚至有些嚴重者長達數年都如此,不過仍有少數隱蔽人士有出社會、運用網際網路工作。
在高度都市化的地區,社會經常給予青少年一些壓力,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無用的。這些壓力有很多的來源。在填鴨式教育下,加上升學主義,他們覺得家長和社會施予不少壓力。有一些極端例子指出這種壓力自幼兒園時期便開始產生。另一方面,因為一些青年缺乏溝通知識,不能在學校正常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即常稱的學校恐懼症,導致其在未成年甚至成年時期就使得自身厭惡一切群體活動,寧願待在家裡,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避免自己與社會互動帶來的麻煩。即使是勉強畢業後,他們旋即遇上就業困難,多數只能找依靠不接觸人的兼職工作混口飯吃,入息不高,不敷支出;一部分則完全不嘗試就業,成為家人的累贅。部分則為已在穩定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後,因適應不良,辭職後轉變而成。其他壓力來源包括長相(如過瘦、過胖)、學業或體能表現、財富以及種族。
家裡蹲的成因是人們生活在終日疲於奔命的社會中,外在環境只帶來不安感及不確定感,所以大家會渴望尋找一個安全的殼或城堡來保護自己,加上當時市場推出各式的家居電器方便足不出戶的生活形態[5]。如青少年或成人之日常行為、生活模式及情緒出現有以下徵兆,顯現將受家裡蹲問題困擾,包括:
家裡蹲常常被家人認為只是家事,一些家庭抱住「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對家裡出了家裡蹲難於啟齒,學校或社會工作者亦很少介入。近年由於媒體廣泛報導與關注,家裡蹲的案例被視為社會病態,且與精神病扯上關聯,令一些家庭拒絕救助。有很多家人都會先觀望一段長時間才會去找尋心理學家的協助。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父母只是靜待一段時間作觀望,希望他們被稱為隱蔽青年的子女情況會自然地有所改善,父母大多認為這是隱蔽青年的必經之路,認為等待一段時間子女就會自然重投社會。但亦會有少數舊派父母會強迫他們的子女去重投社會。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06年的调查推测,有蛰居现象出现的家庭大约有26万,在20〜49岁之间,曾经有过蛰居经历的人数的比例是1.14%[6]。内阁府于2010年实施的15岁到39岁人群调查显示,全国蛰居族的人数是23.6万人,加上准蛰居族(为了兴趣才会外出),则有69.6万人。其中男性占66.1%[7]。2015年内阁府再次调查人数为54.1万人。根据日本各都道府县的地方调查结果显示,约半数的蛰居族年龄在40岁以上,据推算,日本蛰居族的数量将在100万以上[8]。
台灣目前政府並沒有對「繭居族」提供相關協助。但從關聯行為,政府和教育單位,應該對拒學的孩童有相關應對方式。家族也應該協助繭居成員,尋求精神科專業醫療管道[9]。儘管臺灣目前並無繭居族的官方統計數據,但仍可從相關政府部門未升學、未就業的資料中粗估。高中階段,107 學年度高中畢業後未升學未就業人數達 1.3萬人,補習或準備升學占 42%最高,需要工作而未找到工作占 19.9%次之(教育部,2020)。大專院校(含碩博士生)107 學年度休學人數約 7.7 萬人2,其中休學原因以工作需求占 25.1%最高,志趣不合占 14.2%次之,接續為論文撰寫 8.5%、學業成績不佳 7.1%、傷病 5.4%及經濟困難 4.9%等等(教育部統計處,2020)。而 2019 年 20-29 歲失業青年人數合計 20 萬人,20-24 歲及 25-29 歲的失業率分別為 12.27%、6.57%,均遠高於該年度的平均失業率 3.37%(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9)。從這些統計資料中,反映許多青年的人生階段並非順利進展,學業與工作間也非無縫轉換,因而部分青年在人生轉換階段之間,就有機會走入繭居的生活型態[10]。
現時,香港政府未有對「隱蔽人士」作出正式的定義及統計。2007年,為隱蔽青年提供支援服務的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進行調查,發現香港有超過18500名10歲至24歲的隱蔽青年[11]。2017年,有學者估算香港約有14萬名隱蔽人士[12]。
家裡蹲跟「尼特族」(NEET)有相當的不同點。尼特族只是拒絕工作,平日可能遊手好閒的出門,家裡蹲則是一種更為封閉的狀態,打從心裡抗拒人群、完全從社會蒸發。[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