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簡稱阿联[1],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與敘利亞联合组成的泛阿拉伯國家。伊拉克因局勢不穩而没有加入。1958年3月8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和也门王国(后来的也门阿拉伯共和国)组成邦联性质的阿拉伯合众国。由于埃及的霸权主义政策,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宣佈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12月26日阿拉伯合众国也宣布解散。但埃及仍然保留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號直到1971年9月2日為止。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12月12日)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 Al-Ǧumhūrīyah al-ʿArabīyah al-Muttaḥidah | |||||||||||||
---|---|---|---|---|---|---|---|---|---|---|---|---|---|
1958年-1971年[註 1] | |||||||||||||
国歌:《啊,久违了,我的武器》 | |||||||||||||
首都 | 开罗 | ||||||||||||
常用语言 | 阿拉伯语 | ||||||||||||
宗教 | 伊斯蘭教 | ||||||||||||
政府 | 单一制、一党制社會主義共和國 | ||||||||||||
總統 | |||||||||||||
• 1958-1970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
• 1970-1971 |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 | ||||||||||||
历史时期 | 冷戰與阿拉伯冷戰 | ||||||||||||
• 建立 | 1958年2月1日 | ||||||||||||
• 终结 | 1961年9月28日 | ||||||||||||
面积 | |||||||||||||
1960年 | 1,184,479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60年 | 30,641,000 | ||||||||||||
货币 | 埃及鎊 | ||||||||||||
时区 | UTC+2(EET) | ||||||||||||
• 夏令时 | UTC+3(EEST) | ||||||||||||
电话区号 | 20 | ||||||||||||
ISO 3166码 | AE | ||||||||||||
| |||||||||||||
今属于 | 叙利亚 埃及 以色列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 |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現在,埃及和伊拉克兩國的國旗与国徽仍然非常相似,都是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旗及国徽演變而來;就連也门、苏丹的國旗也與共和國的國旗式樣相似。
1952年埃及共和国成立后纳赛尔提倡泛阿拉伯主义。这个政策的目的在于阿拉伯国家的非殖民化,排除美国、英国和法国在中东和北非的影响以及解放巴勒斯坦。保守派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约旦的王室则反对这个政策。叙利亚当时是埃及唯一的支持者。1958年春大马士革要求簽署一份联合条约。同年2月1日该条约正式簽署。叙利亚要求簽署这份条约的原因是土耳其对叙利亚的战争威胁,此前在1957年12月在两国边境上就已经爆发激烈的战斗。叙利亚觉得自己受到中部公約組織的威胁。而埃及则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在国际上被孤立。纳赛尔认为两国联合是联合所有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步。
作为对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反应,1958年2月,伊拉克和约旦达成协议也要合并,组成阿拉伯联邦。但是,由于同年伊拉克的王朝被推翻,这个计划未能实现。美国派空军入驻约旦,以防止约旦发生类似的政变。政变后的伊拉克却拒绝加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黎巴嫩亲西方的基督教徒和泛阿拉伯的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美国介入后使得这场冲突没有扩大。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是埃及和叙利亚联盟于1958年组建的主权国家。同年,已经与埃及签署防务协议的也门王国(北也门于1958年加入这个新国家),成立了一个名为阿拉伯合众国的松散联盟。作出这一决定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也门一直感觉到它的北方邻国沙特阿拉伯的威胁,(两国打过一场1934年的战争,仍然共享一条部分未划定的边界),因此把邦联视为安全的来源。[2] 然而,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成员国不同,也门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在整个邦联时期都保持着联合国会员资格和单独的大使馆。
联盟中的两个国家有许多分歧。埃及把所有在叙利亚从事的企业和银行国有化,并确定开罗为整个共和国的首都,几乎所有的政府成员都是埃及人,叙利亚因此觉得自己被欺骗和出卖[3]。1961年9月27日叙利亚军队政变,次日宣布联盟解散。叙利亚将其名称改为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而埃及仍保持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国名。1971年9月2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更名为埃及阿拉伯共和国[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