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水母娘娘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廟又稱「水母亭」[1][2],位在關西鎮仁安里拱子溝[1],附近為仁安里集會所[3]。仁安里因具有豐沛地下水,故舊地名有「水倉」之稱[4]。公路局修繕台三線時,曾勘查此里的地質屬岩層和黏土層、礫石層,地下水豐沛,由雨水經層層滲透過濾而成,口感特殊[3]。
早年關西人會經過今為新竹縣鄉道竹69線的道路,運送茶葉等商品至龍潭等地,此路旁的泉水成為他們的解渴、歇腳之處[1]。相傳有一位迷路的旅客,倒在現在水母娘娘廟旁的小道,被一位面貌慈祥的老婦人拿碗水餵後便沈睡,清醒見到附近正湧出清澈見底的甘泉,便認為是水母娘娘顯靈[5]。台灣日治時期起就有民眾搭小廟祭祀水母娘娘,成為全台灣少數有廟宇、塑像的井神[1]。
此廟神案下方設有約一公尺深的泉井水,供人祭拜擲筊後以小瓶取回治病;廟旁還設有三個儲水塔,讓民眾可免費取用[3]。信徒相信飲用的水就從廟外水槽汲取;若要治病則進用廟內神桌下的水井[6]。民眾也會在端午節在此廟取午時水[1][4]。
在該廟義務掃除的蕭國標說,水母娘娘廟裡的水能治病,在日治時期就已聞名。他小時候曾聽說由廟裡的神水太靈驗,妨礙醫院生意,遂醫院就聯合起來向日本政府告狀,指稱神水是迷信,水中含菌太多有害人體,要求當局禁止民眾汲用。日本人就派人取水詳加化驗,驗出此地水質極佳,甚至達到生飲標準,讓檢舉者無法再告狀。[6]
一次政府檢驗此廟水質時,傳出向在場信眾索賄,臺灣省環保處北區防治中心人員還因此直斥無中生有[7]。
仁安里長詹勳鴻表示,耆老相傳有一名婦人在挑送物品的歸途中,因為腳髒汙就到此泉水旁洗腳,返家後全身不適,病痛難耐。丈夫得知道準備鮮花、果品趕往焚香祭拜,才解此厄。[1]
在樂透彩瘋靡全臺時,也有人在此擺沙盤來看明牌以簽注[8]。2008年9月,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緩慢旅行,在地樂活》,介紹此廟的起源傳說,結果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前往[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