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僑中學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僑中學(英語:Man Kiu College)位於香港東區北角雲景道81號,由香港閩僑會館創辦,創校於1977年[1],是一所津貼全日制男女子中學。該校2023/24年度起停止取錄中一學生,並不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將轉辦學營運模式。[2]
歷史
早在1970年,分佈在菲律賓、香港、新加坡及台灣各地的福建鄉賢及社會賢達均熱烈響應建校募捐,建校計劃遂得以落實。[1] 該校校歌由著名學者饒宗頤教授填詞。[3] 該校設有「閩僑之星獎學金」及「閩中之星獎學金」等多項支援配套措施。
1977年8月,學校落成,同年9月正式開課,當時是一所私立非牟利的按額津貼中學,創校時只有中一至中三級。1986年8月,接受教育署邀請轉型為政府全資助中學,1985至86年度開始開辦中一至中七級,閩僑中學成為一所完整的文法中學。[1]
1986年,校董會開始積極籌備擴建校舍,計劃在校舍兩翼各加建一層,興建7間課室、一間圖書館及一間自修室。擴建計劃獲校監胡仙博士捐款及大力支持,以及學生、教師參與環校步行籌款,遂得以落實。[1]
學校其後又獲政府撥款資助進行改善工程,2002年8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內容包括增建教員室、教員休息室和學生活動中心等。2003年6月完成第二期工程,內容包括增建電腦輔助教學室、語言室、多用途學習室、學生會會務室和升降機等。[1]
2021年成功加設健身室;在課室裝設輕觸式電子大屏幕等。[4]
該校2021/22學年因收生不足,接受教育局的特別視學,惟被評為不達標,其後校方將中一改以按人數資助模式。校方於2023年7月11日宣佈新年度起停止取錄中一學生,並不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將轉辦學營運模式。[5]
校舍
閩僑中學校舍位於寶馬山上,從北角半山能俯覽維多利亞港,遠眺對岸九龍的獅子山,附近一片蒼翠,環境清幽。校舍樓高10層,分東西兩翼。校舍佔地7萬平方呎,有課室30間。[6]
歷任校長
任期 | 校長 |
1977-1981 | 鄧宗泰 |
1981-1982 | 鄺慎枋 |
1982-1984 | 蘇宗得 |
1984-2011 | 任蔡藹怡 |
2011-2015 | 黎柱權 |
2015-2016 | 羅惠金博士 |
2016-2018 | 周富鴻博士 |
2018-2021 | 羅惠金博士 |
2021 | 林政寧(署任) |
2022- | 彭志遠 |
著名/傑出校友
- 黃旭:前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及市場學系教授,現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科研及研究生課程)、市場學系講座教授、澳洲葛瑞菲斯大學訪問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特聘教授(「東方學者」計劃)
- 魏濤: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化學系教授,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獲得裘槎基金會獎學金,香港中文大學學院模範教學獎、傑出研究獎及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等等;其研究興趣以表面科學和膠體科學為主
- 謝子豪: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醫療機械實驗室總監、裘槎基金會訪問學人、哈佛大學醫學院中國專家學者聯合會副主席
- 陳仕燊:樂隊鐵樹蘭、Supper Moment主音(2005年中五)
- 康梓泠:小說家、散文家、寫作人;鍾景輝傳記《寬實清和.鍾景輝》作者[7]
- 李任燊:香港男演員[8][9]
- 程瑤博士:仁美清敘慈善機構主席、大舞臺節目及傳訊有限公司總監,於2017年獲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頒發世界傑出華人青年企業家獎[10][11]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