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镶蓝旗(满语:ᡴᡠᠪᡠᡥᡝ
ᠯᠠᠮᡠᠨ
ᡤᡡᠰᠠ,穆麟德轉寫:kubuhe lamun gūsa),又作“厢蓝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红边的蓝色旗帜而得名,旗主為和碩鄭親王。与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合稱「下五旗」。

簡介
鑲藍旗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起初,鑲藍旗旗主是阿敏。阿敏被皇太極圈禁後,舒爾哈齊之第六子、努爾哈赤之姪,清初「鐵帽子王」鄭親王濟爾哈朗成為新任旗主。
清朝末期,鑲藍旗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兩萬七千人,家眷總人口約13.5萬人。
镶蓝旗名人
参见
参考资料
- 八旗史话
- 陈泽希:清末北京陆军贵胄学堂[失效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