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量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釋量論

《釋量論》(標準藏語ཚད་མ་རྣམ་འགྲེལ།།)是一部由那烂陀寺法稱(Pramāṇavarttikakārika)论师的因明學著作,被收入藏传佛教的五大論之一。此书又译作《量释论》或《量评释》。本书是对陈那《集量论》的注释,被认为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虽然在古代未曾有汉译本,但在1980年,法尊法师将其从藏文翻译成汉语[1][2]。 至今,该书仍然是学僧修习的重要经典之一。

内容

该书共四品[3]

  • 第一为自比量品,阐述立论者本人引生比量智所必须之条件,如正因等。
  • 第二为成量品,阐述《集量论》之归敬颂义,成立如来为量士夫之理。
  • 第三现量品,阐述现量之定义、差别以及似现量等。
  • 第四为他比量品,广释能立因之得失,阐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的方便。

比《量决择论》多一成量品,係由《集量论》的皈敬颂铺展开来的。在讲比量时沿用陈那的“因三相”说而有所补充和修正;关于因的分类、三支比量的具体安排也与陈那有所不同;其佛学体系乃依小乘经部义,与陈那之依大乘唯识义不同。在西藏有贾曹杰·达玛仁钦克主杰·格雷贝桑达赖一世等的注疏甚多,为格鲁派学制规定必修课程之一[4]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