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鑑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資訊鑑識(Information Forensics)是一種網絡行為,利用所有已知的或未知的資訊渠道來辯證一段網絡信息的真偽,不論這個渠道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
互聯網是一個自由的資訊載體(Information Container),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建立資訊。問題是在這樣一個自由的地方,當一個信息的出現令人對其真確性產生疑惑時,便不能以「多數人相信的便是真相」來決定它的真偽。網絡上大部分的轉載體(Quoting Unit)轉述的內容,都可能來自同一個 / 數個指定的資訊源(Information Source)。假如這個資訊源內的資訊已經被污染(Polluted),多數論便可能埋沒真相。
資訊鑑識的七個 W
資訊鑑識便是設法尋找跟該信息相關的各潛在資訊源,藉此了解該信息的生產者與信息的基本接收對象(Who)、信息產生的動機(Why)、信息產生的時間(When)、該信息最初的資訊源(Initial Information Source)(Where)、傳遞的方式(How)與及對接收者以至現實社會 / 虛擬社群之間產生甚麼影響(What / Which)。
資訊鑑識便是這樣的一門科學。而在同一件事物在網絡上出現兩個或者更多個不同的所謂「真相」時,也可透過資訊鑑識來搜集其他相關的數據和信息。
電腦鑑識
很多人會把資訊鑑識與「電腦鑑識」混為一談,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電腦鑑識的概念源自電腦 / 網絡保安與及刑事偵查,主要是用作調查電腦犯罪時,尋找相關證據或是用來證明損害的證據。由於資訊科技發達,虛擬世界裡的電子紀錄很容易便可遭修改。電腦鑑識也用來建立證物保護方式,確保鑑識前後的電子證據沒有遭竄改,令經鑑識分析後的證據更可信及具有法律地位。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