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已滅絕雜食性偶蹄目哺乳動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豨科(學名:Entelodontidae),旧称巨猪科,是一類已滅絕的雜食性偶蹄目哺乳動物,是現今的河马科及鲸豚类的遠親。牠們於始新世中期[1][2]至中新世早期[3](37.2-15.97百萬年前)分佈在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森林。最大的巨豨科站立時有2.1米高,腦部有拳頭一般大。牠們吃腐肉及植物。
本科曾長期被視為猪科的近親而歸類於猪形亚目之中,直到2009年的研究顯示本科與河马科及鲸类的關係更親近,因而歸類於鲸凹齿形类[4]。
巨豬科是較為像豬之類的動物,身體龐大,腳短而鼻口長。牠們有完整的牙齒,包括大的犬齒、重的門齒、尖銳的前臼齒及相對簡單而有力的臼齒。由此可見牠們像現今的豬一樣是雜食性的。就像其他的偶蹄目,牠們有分趾蹄,其中二趾接觸地面,餘下二趾則退化了。[5]
由 M. Mendoza、C. M. Janis 及 P. Palmqvist 針對巨豬科樣本所測量的質量估計其體重可達 421公斤(930磅)[6]。
巨豬科最明顯的特徵是在頭上兩側有類似疣豬臉上的骨塊。有一些是用來連接顎骨的肌肉[5][7],但有些在雄性則較大,估計是在競爭時保護眼睛和喉嚨等細緻部位之用。[8]巨豬科可以將嘴巴張得非常開[9],這項特徵通常僅發生在獵食者或食腐動物上,但巨豬科的近親河馬同樣也能將嘴巴張至 150 度。河馬為攻擊性強的草食動物,會透過張嘴露出其中的犬齒進行威嚇[10]。在古巨豨科頭顱與肋骨化石上有很多同類所造成的傷痕[11]。
巨豬科生存於始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的中國、歐洲與北美洲。在這些環境中均有生物佔有頂級掠食者的生態區位,包括獵貓科、犬熊與肉齒目,而且巨豬科的牙齒並不適合撕裂肉塊,因此牠們不大可能為掠食者。巨豬科可能跟隨史前的哺乳動物群,吃腐屍及周邊的水果、種子、根莖、樹皮、樹葉、真菌等。牠們亦可能會吃身邊生病、年老、跛足或受傷的大型動物。有些指巨豬科會捕獵獵物,但是牠們散發的氣味及噪音使其很難捕獵平原上快速的動物。牠們亦會吃細小及緩慢的動物,如蛇及雛鳥、蛋、龜等[12]。捕獵巨豬科的有鬣齒獸。
巨豬科的完齒獸出現在BBC《與野獸共舞》第3集中。同樣的生物出現於BBC 2001年重製版本的失落的世界電影中。
巨豬科為國家地理頻道《史前掠食動物》第4集的主角,然而節目內容稍微誇大而非完全根據科學事實。節目中介紹了美國惡地的頂級掠食者古豬獸(節目中以完齒獸稱之),以及之後牠如何演化成體型更大的凶齒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