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 (argument)也称行动元 (actant)[ 1] 、项 ,不及物动词主语也称变元 ,在句法学 上指句子当中具有指称 功能、强制补充谓语 语义的名词性 成分[ 1] [ 2] [ 3] 。这些谓语往往指的是动词 (V)及其助动词 ;名词性成分(NPs)则可以是名词 、代词 等[ 4] ,甚至可以是从句 ,如英语 seem 的从句即可视之为其论元[ 5] 。
不同的谓语具有不同的论元属性[ 6] ,论元属性决定了谓语所能支配论元的数目,称为配价 或者次范畴化 。根据谓语的论元属性,大部分谓语都会拥有一到三个论元,由这些谓语及其论元即可组成一个论元结构。依据与谓语的关系,论元一定会获指派一个语义角色 [ 7] ,通常X'结构 中补足语 (complement)、标定语 (specifier)位置的论元会拥有施事 、受事等语义角色[ 8] ,属于必不可少的核心论元 (core argument)或必有论元 (obligatory argument);而有的论元通常在形态或句法上偏离核心论元的特征,称为非核心论元 (prepositional argument 或 non-core argument)或可有论元 (optional argument),如与格 的益事。[ 6] [ 9] 附加语 (adjunct)不属于论元。[ 4] [ 10]
谓语的论元按照它在谓语短语中的句法 位置分为外部论元 (external argument)和内部论元 (internal argument)。在X'理论 的句法结构当中,外部论元会在谓语的二阶短语XP或者一阶投射X'的外侧(动词短语内主语假说)[ 註 1] 产生,内部论元则在其内侧产生[ 11] [ 12] 。管约论 常将外部论元和内部论元当作深层结构的主语 和宾语 。[ 13] 例如动词句“小明砸了花瓶”:
事实速览
a.
S [
小明
VP [
砸了
花瓶。
]]
中心语 (谓语 )
补足语
外部论元
内部论元
b.
VP [
小明
V' [
砸了
花瓶。
]]
标定语
中心语 (谓语 )
补足语
外部论元
内部论元
关闭
内部论元通常就是动词动词的补足语 ,外部论元则有可能是动词的标定语 或者是动词短语的上级成分。
外部论元和内部论元的区分常用于非宾格假说 当中,以解释非宾格的不及物动词 变元表面上的主格 与其拥有的语义角色 不相符(即不持有施事 )的现象。[ 14] 在主宾格语言 当中,和及物动词主语一样,一部分不及物动词主语会拥有施事 ,如“跑”“跳”等,这种不及物动词也称非作格动词 ;但一些不及物动词主语会拥有受事,如“死”等,这种不及物动词称为非宾格动词 。因为不及物动词这个论元有时拥有施事有时拥有受事,所以一般称之为单一变元 。
迄今关于论元的研究中,论元的论旨属性、论元属性、语法特征等属性常受研究者关注。[ 6] [ 15]
论旨属性指的是标定这些论元在语义 上的功能,即语义角色 (也称论旨角色、题元角色)。[ 6] [ 15] 论元都一定会被指派语义角色[ 7] ,指派语义角色的位置即为论旨位置。[ 4]
论元属性指的是谓语可支配论元的数目,即可支配多少个核心论元、多少个非核心论元的属性[ 6] [ 15] ,亦即一般所说的及物性 。不同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论元属性。关于论元属性可以用配价 或次范畴化 等理论去解释,二者大同小异,不过它们来自不同的句法研究流派 :配价理论源自吕西安·泰尼埃 的依存语法 [ 1] ,而次范畴化则源自乔姆斯基学派 的短语结构语法 [ 16] 。二者差异在于对主语的限定,但后来也渐渐趋同。
如图所示,附加语(Adjunct)往往位于中心语(Head)的一阶投射X'、扩张投射X'或者扩张二阶短语XP等位置,与补足语(complement)和标定语(specifier)相区别。
在生成语法中,论元跟句法位置相关,不过起初生成语法对论元的范围限制的比较紧。[ 4] 在标准理论 当中,只有动词短语内部的必要成分能够满足次范畴化特征,可以被次范畴化,所以只有内部论元、即补足语 位置的名词性成分可以算作论元。[ 17] [ 18] 而在管约论 当中进一步用选择特征界定了主语和补足语,故除了补足语位置可以是论旨位置之外,主语往往也是论旨位置,即被论元占据。[ 5] 动词短语内主语假说则将主语置于动词句的标定语 位置,故主语也属于论元。[ 19] 所以只有补足语与指示语位置的成分才有可能成为论元,其它位置的成分都不是论元,比如附加语 就不属于论元,句法上它不在论旨位置,而且不决定短语的合法性,不会被谓语强制要求去补充语义,可以省略[ 10] [ 4] ,如:Jill likes Jack most of the time . 相对地,配价理论从一开始就把主语纳入配价。[ 1]
在配价理论中,谓语动词可以分为以下价位:
零价动词(动0 ):不强制支配名词性成分,即没有论元的动词。例如「地震、刮风、下雨」等。这类动词大多反映自然现象。这类动词可以和表处所、方位的名词性短语一起出现,但那些并非是动词的直接关联成分。在汉语等语言中,这类动词可以单独成句,不需要主语,例如“刮风了”“下雨了”。而在英语中,这类动词需要添加形式主语 it,如 It rains.
一价动词(动1 ):强制支配一个名词性成分,即拥有单一变元的动词。一般称作不及物动词 ,日语称作自动词。例如「病」「醉」「休息」「游泳」等;
二价动词(动2 ):强制支配两个名词性成分,即拥有两个论元的动词。一般称作及物动词 ,日语称为他动词。例如「爱」「采」「参观」「讨论」等;
三价动词(动3 ):强制支配三个名词性成分,即拥有三个论元的动词。一般称作双及物动词 ,日语的授受动词 属于这一类。[ 20] 例如「給」「告訴」「買」等。这种动词的句法构造可以分析为两个动词短语的嵌套结构(VP [ VP [ ]]),以确保有足够的论旨位置。[ 19] [ 21]
四价动词(动4 ):强制支配四个名词性成分,即拥有四个论元的动词。这种动词很不常见。例如:「我1 跟你2 『打賭』三百塊3 明天會下雨4 」,這裡「打賭」就可以視為四價動詞。
由这些谓语及其论元即可组成一个论元结构。
论元的语法特征包括以下两点:[ 6] [ 15]
句法功能(syntactic function):即各个论元在句子中各自可以充当什么样的句法成分 ,如主语 、宾语 、状语 等;
范畴特征(categorial feature):即不同语义角色 的论元通常由什么样的词类范畴 来实现。如施事 、受事通常由名词性成分来实现,致事通常由名词或动词性成分来实现,场所、其点、终点等通常由处所性成分来实现。
Burton-Robers. Analysing sentences: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 1986.
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s . Paris: Mouton. 1957.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5.
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1981.
Fromkin, V.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theory . et al.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Geeraerts, Dirk; Cuyckens, Hubert.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7. ISBN 0-19-514378-7 .
Green, G.; Morgan, J. Practical guide to syntactic analysis .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1996.
Haegeman, L.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2nd edition. Oxford, UK: Blackwell. 1994.
Horrocks, G. Generative Grammar. Longman: London. 1986.
Koopman, Hilda; Sportiche, Dominique. The position of subjects. Lingua. 1991, (85): 211-258.
Kroeger, P. Analyzing syntax: A lexical-functional approach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Larson, R.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88, (19): 335-391.
Levin, Beth; Hovav, Malka Rappaport.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Perlmutter, David M.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PDF) .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8: 157–189 [2014-08-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7-24).
Pylkkänen, L. Introducing argum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MITWPL). 2002.
Stowell, Tim. Rothstein, Susan D. , 编. The alignment of arguments in adjective phrases. Perspectives on Phrase Structure: Heads and Licensing, Syntax and Semantic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1, (25): 105-135.
Tesnière, L. Élé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 2nd edition. Paris: Klincksieck. 1969.
Williams, Edwi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The Linguistic Review. 1981, (1): 81-114.
三原健一. 生成文法と比較統語論.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1998 (日语) .
吉田光演. Xバー理論と語順 : 英語, ドイツ語, 日本語の基本語順の比較 (PDF) . 広島大学総合科学部紀要. V, 言語文化研究. 1994, (20): 143-161 [2019-06-06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01-28).
顾阳.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 国外语言学. 1994.
陆俭明; 沈阳. 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汤廷池; 张淑敏. 论旨网格、原参语法与机器翻译. 中国语文. 1996, (4).
熊仲儒. 论元与谓词的语义关系. 外国语. 2009, 5 .
袁毓林.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 世界汉语教学. 2002, 3 (61). doi:10.13724/j.cnki.ctiw.2002.0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