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中国。不久,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位爆发八王之乱,战祸连年;同时天灾不断,疾疫流行,赋役如故,大量被迫沦为流民,不断爆发反晋起义。
元康二年(292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打上党郡(今山西省潞城市东北)。两年后,其弟郝度元联合冯翊郡、北地郡的马兰羌、卢水胡之兵反晋,秦州(治今甘肃省甘谷县东)、雍州(治今陕西省西安西北)二州氐、羌几十万民众纷起响应,共推氐帅齐万年为帝。先后攻打天水郡、略阳郡、始平郡、武都郡、阳平郡,晋军战败。西晋朝廷派积弩将军孟观率京师宿卫军前往镇压,起义失败,齐万年被俘。从此,各地的流民起义此起彼伏。
永宁元年(301年)十月,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领导秦州、雍州六郡流民在益州(治今四川省成都)起义。当时关中干旱地,连年饥荒,六郡汉、氐、羌、賨等各族民众10余万人经汉川流入巴蜀地区就食,当地官府逼迫他们返乡,激起民变,多次击败晋军,攻占广汉,进围成都。李特与蜀人约法三章,赈济贫民,得到益州民众的支持。后李特战死,其弟李流和其子李雄继续统率义军,太安二年(303年)闰十二月,击走西晋益州刺史罗尚,攻下成都。翌年,李雄称成都王,后称帝,建立成国。成玉恒四年(338年)四月,李特弟李骧之子李寿即位,改国号为汉。秦州、雍州六郡流民起义,是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李雄建立的成汉,共存44年,直至成汉嘉宁二年(347年)被东晋都督荆州、司州等六州诸军事桓温领军所灭。
太安二年(303年),晋朝在荆州征兵到益州镇压李雄,荆州民众强烈反抗。曾任县吏的义阳郡(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蛮民首領张昌,在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石岩山聚众起义,荆州地区的流民和逃避兵役的丁壮纷纷参加。张昌立山都县(今湖北省谷城县东南)吏丘沈为天子,自为相国。趁西晋八王之乱之机,分兵四出攻城。南破武昌郡(今湖北鄂州市)、长沙郡、湘东郡(今湖南衡阳市)、零陵郡,东攻弋阳郡(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破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襄阳,杀死西晋都督荆州诸军事新野王司马歆。部将石冰、封云率领东路军,攻占江州(治今南昌市)、扬州(治今南京市)二州。其势力扩大到荆州、江州、徐州(治今江苏省徐州市)、扬州、豫州(治今河南省淮阳县)五州的大部地区。七月,西晋荆州刺史刘弘调集大军攻张昌,陶侃率部击败张昌。次年八月,张昌被俘杀。
永嘉四年(310年)九月,雍州部分民众到宛县一带就食,晋朝朝廷流民归还故里,遭到流民强烈反抗。京兆人王如在宛县发动起义,南安人庞寔、冯翊人严嶷、京兆人侯脱率众响应,达到四五万人,于汉、沔及襄阳一带,多次打败晋军。王如自称大将军,领司州、雍州二州牧,王如乘汉镇东大将军石勒率部进至宛县,借机与他联结清灭异己,最后他也被石勒击败。永嘉六年(312年)王如投降西晋扬州刺史王敦,被杀。
永嘉五年(311年)巴蜀流民流亡荆、湘地区。湘州刺史荀眺想要尽诛流民。四、五万家流民愤而造反,共推蜀人杜弢为主。杜弢自称梁州、益州二州牧,领湘州刺史,率众攻占长沙,生擒荀眺。攻克零陵、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市),又东击武昌、沔阳,占据豫章(今南昌市)多次击败晋军。建兴三年(315年)琅琊王司马睿派征南将军王敦、荆州刺史陶侃率领大军,围攻杜弢,义军将士死伤甚众,部将王真降晋。杜弢突围,死在途中。
在北方中原爆发的多起民众起义中石勒和王弥领导的山东、河北起义形响最大。
永兴二年(305年)七月,石勒同马牧帅汲桑率数百骑参加公师藩在赵魏的反晋起义。公师藩兵败被杀。永嘉元年(307年)三月,石勒和汲桑再次起义。五月,攻占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杀死新蔡王司马腾。八月,在东武阳被兖州刺史苟晞打败,汲桑被杀,石勒投靠汉王刘渊。
光熙元年(306年)三月,东莱郡(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大族王弥随刘伯根率领万人反晋。刘伯根死後,王弥转战今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有兵马几个万。永嘉二年(308年)五月,兵临洛阳(今洛阳东北),后来司徒王衍将他击败,王弥也投奔刘渊。后来永嘉五年(311年),石勒、王弥与刘曜在汉国刘聪的旗下,攻下洛阳,俘虏晋怀帝,即永嘉之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