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语方言(Tibetan dialects 或 Tibetan languages)是现代藏语多种口头形式的统称,组成藏缅语族的一個支系。
藏语方言的分类有多种方案。藏语方言之间差别较大,三大方言两两不能互通,可以算作独立的语言。民族语在藏语之下列出五十多种语言。
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使用人数最多,被称为藏语三大方言。
根据图尔纳德(Tournadre) (2014) [1]的说法,藏语有50种语言,分为200多种方言,或可分为多个方言连续体。[2]
北部和东部的语言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与羌语、嘉绒语的语言接触所致。卡龙藏语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语言的转变。此外,白马语保留了明显的羌语底层,并多次借用了安多、康和中谷的语言,但并不属于任何已建立的藏语支。[1]
图尔纳德(Tournadre)和铃木博之(2023)确认了8个地理区域,每个区域约有7-14组藏语方言。[3]此分类是对图尔纳德 (2014)的修订。[1]
图尔纳德(Tournadre)(2014)[1]将藏语划分为八个地理语言连续体,包括50种语言和200多种方言。这是他2008年著作的更新版本。[4]东部和东南部分支的内部互通性较低,但西北分支以及某些南部和北部康方言之间的互通性更为有限。这些连续体分布在五个国家,只有一个例外,即缅甸克钦邦的康方言尚丹语(Sangdam)。
图尔纳德(Tournadre) (2005)[6]对藏语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布拉德利(Bradley)[7],这些语言聚类如下(方言信息来自伯尔尼大学的藏语方言项目):
宗喀语(Dzongkha)、布罗卡特语(Brokkat)、布罗克帕语(Brokpa)、乔孔卡语(Chocangaca)、拉卡语(Lakha)、拉雅方言(Laya dialect)、鲁那那方言(Lunana dialect)。
西義郎(1987)[8]把藏语方言分成六大类,各方言名称表
瞿霭堂、谭克让(1981)将中国国内的藏语方言分类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