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藍月(英語:Blue moon)原為西方概念,是不依照規則在日曆中出現的滿月,相對於陰曆的置閏。大部分的西曆年中只有12個滿月,大約是每月有一次滿月。但每隔2或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這個額外的滿月就稱為藍月,但不同的定義會使這個額外的滿月出現在不同的時刻。 目前最通俗的定義是出現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1]。
藍月這個名詞在西方最常用的意義是隱喻不常發生的事件,例如:「當藍月再出現。」 (英語:Once in a blue moon)
每一個西曆年除了包含12個陰曆月之外,還多出了大約11日。此多出來的日數累積,使得每隔2到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平均是2.718284年發生一次)。此出現藍月之頻率,在Google搜索“once in a blue mo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會得到計算結果為1.16699016×10-8赫茲。而在農曆,每隔2到3年就會以插入一次閏月。當兩個農曆十五(滿月)在西曆同一個月份中出現,該月第二個滿月在西方稱為藍月。因此無論是西曆或農曆,每2到3年都會有13個滿月的年份 [2]。
藍月這個名詞最早是在1528年出現於一位對英國猛烈抨擊的英國僧侶的小冊子中[3],題為「讀我和不要生氣,如果他们說月亮是藍色的,我們必須相信它是真實的。」
有些解釋則認為是長久和荒誕不可能實現的事 [4],並且有一句與月球相關的格言在隔年就首度被紀錄下來:「他們將使人相信……月亮是由綠色的乳酪製成的。」
另一個可供選擇的意義是在古老英文中的「belewe」,其意義為「藍色」或是「賣國賊」[5]。教會有責任經由複雜的計算確定復活節的滿月,以便四旬齋能在復活節之前的齋戒月周期開始(在冬月之後),接續的月是復活蛋月(在春月之前),而復活節通常落在復活蛋月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每一到三年齋戒月和復活蛋月就會提早來臨,因此僧侶們必須分辨是否是齋戒月,還是一個錯誤的被稱為「背叛月」的月份。
就字面的意義解釋,藍月是藍色的月亮。在賞月時看見月亮呈現不常見到的藍色(不一定是滿月),這是一種罕見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在大氣層中的塵埃粒子或煙霧造成的,在1950年和1951年瑞典和加拿大的森林大火之後,都曾出現過[6]。在1883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之後,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月球都呈現藍色。其他不太劇烈的火山爆炸之後,也曾出現藍色的月球。在1983年,墨西哥的埃尔奇琼火山、1980年的聖海倫火山和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之後,人們也都看見藍色的月球[7]。
在1950年9月23日,幾個已經悶燒了幾年的厚苔沼,突然為加拿大的阿爾比省帶來了火災,其煙塵非常黑。風以不尋常的速度將煙塵吹向東方與南方,並且火災產生了大量的油滴,它們的大小(直徑大約都在1微米),正好形成將紅光和黃光散射的條件。無論在何處,這些煙霧都是清澈透明的,因此仍然可以看見太陽,但是所有的景物都是藍色或是紫色的。隨後的一天,加拿大的安大略和美國東岸的大部分城市都受到影響;兩天之後,英國的觀測者在煙霧中的太陽呈現靛藍的顏色,當天晚上的月球也是一樣的藍色[7]。
藍月的關鍵是大量的紅光(波長約為0.7微米)被比波長略寬的顆粒散射 -並且沒有其他大小的顆粒。這是很罕見的,但火山有時會產生這樣的雲,森林大火也會。隨著大火和風暴進入大氣層的灰塵和塵埃雲,通常包含範圍相當廣泛,有各種不同大小的顆粒混合著,其中有許多小於1微米,而通常它們會將藍光散射。這樣的雲會讓月球變成紅色,因此紅色的月球比藍色的更為常見[8]。
指的是超級月亮和藍月同時發生,天文科學上又稱為「近地滿月」,從1951至2050年百年間的紀錄,僅出現4次,分別為分別在1996、2010、2023年,下一次為2029年[9][10]。
藍月、超級月亮和月食同時出現的天文現象,月食發生的時候,月亮看起來會變為橘紅色的,通稱為血月,2018年的1月31日曾經發生過,上一次出現在1866年,下次出現為2028年[11]。
在民間傳說,一年十二個月的每個滿月都有一個名字,對應於每年的時令和莊稼的需要,例如秋分前後的滿月是收穫月,還有生長月和雪月等等(會因為地區和文化而有所不同)。但每年會有十二或十三個滿月,藍月則是無法與季節相對應的滿月名稱,也就是十二個滿月之外多出來的那個滿月。
藍月這個名詞長久以來就存在於民間傳說,並且它的意義會隨著時間而有微小的改變或是新的意義。有些民間故事認為,當藍月出現時,月亮有著一張在光線下談話的面孔。
在19世紀的20年代,緬因州的老農夫年曆為農民們列出了藍月的日期,當一季中有四個滿月時,當季的第三個滿月便是藍月(通常每季只會有三個滿月)。在每個季節中的每個滿月都有名稱:例如,夏季的第一個滿月稱為早夏月,第二個滿月稱為仲夏月,最後一個稱為晚夏月。當一個季節中有四個滿月時,將第三個滿月稱為藍月,就能讓最後一個月仍被稱為晚月。
季節的劃分通常都是以平均春分點或是3月21日做為起點[12],這與天文學的季節非常接近,但是教會卻是以演算所得的復活節為依據,雖然仍是介於夏至與冬至之間鄰近春分的日期,但並不是確實的晝夜平分點。
有些命名的慣例在它整個的週期中保留了月球季節性的名稱,從它開始出現的新月經過滿月到下一個新月。在這個場合下,藍月從一個新月開始直到至下一個新月,也就是當季最後一個新月的開始。
在季節中使用新月被看見的時刻來計算月名:
在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所以要依據你所在的地區調整上述的標示。
1946年3月,《天空和望遠鏡》(Sky and Telescope)上一篇由詹姆斯休Pruett撰寫名為「Once in a Blue Moon」的文章誤解了1937年緬因州的老農夫年曆。「在19年中有7年在一年當中會有13個滿月,這使得11個月都只有1次滿月,但有1個月會有兩次滿月。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根據我的理解,被稱為藍月。」在1980年1月31日在麥當勞天文台科普廣播節目《星際約會》StarDate 中引用藍月是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的說法之後,這樣的定義更被廣泛的使用[1]。
下面列出在2009年至2023年會出現的藍月,日期都是世界時,而因為時區的劃分,出現的日期或月份會因為時區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同於天文季節的藍月定義,在格曆上藍月的日期與時區有關聯性。
在格曆中一個月中二個滿月的日期(第二個滿月稱為藍月): [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