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薯莨

薯莨,港澳台称为裏白葉薯榔[2]学名Dioscorea matsudae Hayata[3], Dioscorea cirrhosa Lour.[4]),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植物。

事实速览 薯莨, 科学分类 ...
薯莨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薯蓣目 Dioscoreales
科: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属: 薯蓣属 Dioscorea
种:
薯莨 D. matsudae
二名法
Dioscorea matsudae
Hayata
关闭
事实速览 「薯莨」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国大陸 ...
「薯莨」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国大陸薯莨
臺灣裏白葉薯榔[1]
关闭

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質藤本。圆锥不規則形地下块茎,肉質肥大,外紫黑色,表面粗糙具疣狀突起,内为棕红色,多鬚根,新鮮切面分泌棕紅或紫色汁液。蔓性,光滑,多順時鐘旋繞。披针形至狭长椭圆形,近革质,在茎中部以上对生,基出三出脈,葉基鈍狀至截形,先端銳尖,葉背白。穗状花序多分枝,常组成圆锥花序,單性花,雄圓錐花序腋生,花被片6枚;雌花穗狀花序子房下位,3室。蒴果有3翅,先端微凹,具柄。每蒴果含種子6枚,種子有翼。[5]

分布

分布在琉球台湾越南印度東部、馬來半島、以及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广西西藏贵州云南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阔叶林中、河谷边的杂木林中、灌丛中、路旁和林边。

台灣常見於中低海拔山區。

变种

異名

  • Dioscorea matsudae Hayata(薯榔;裡白葉薯榔)

用途

薯莨汁可以用来制作香云纱。薯榔是臺灣原住民族早期為布匹染色的重要染料之一,可染出深紅色,除了增添織品美觀,更有保護織品之功能。楠梓仙溪流域的大武壠族人過去亦以薯榔作為獵具繩索的染料,可增加繩索的強韌,延長使用壽命。以薯榔染色時,需先將其塊莖切片、搗碎,再混合苧麻線一起煮染,便能染出紅褐色的纖維。[6][7]

流行文化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广西进贡荔浦芋头刘墉担心乾隆帝吃上瘾将来年年进贡劳民伤财,就用薯莨冒充芋头给皇上吃,结果皇上大倒胃口[8][9]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