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日本浮世繪師(1760—184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葛飾北齋( 日语: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時太郎 / ときたろう Tokitarou、鐵藏 / てつぞう Tetsuzou,日本江戶城人(今日本東京),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大師,化政文化代表人物。葛飾北齋多才多藝,作品涉獵版畫、水墨、染畫、圖書插畫等,其中以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以及出版幅度達六十四年的《北齋漫畫》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2]
寶曆十年(1760年)九月廿三,葛飾北齋出生於江戶城墨田河東岸本所割下水(武藏國葛飾郡[3]),原為一平民,初名時太郎(ときたろう Tokitarou),後由幕府磨鏡師中島伊勢收養,童年便在中島家成長。根據北齋在《富嶽三十六景》的自述中,他自六歲起便鍾愛描繪各種事物。[1][2]:42、48
北齋青少年時期改名鐵藏(てつぞう Tetsuzou),進入租書鋪擔任信使,期間學習大量筆劃繁複的漢字,奠下良好的學問基礎。14歲时進入版畫印刷社擔任學徒,19歲時已是卓越的雕師。這段經歷對日後北齋自立門戶後,在和出版商的雕刻師、版畫師進行合作過程中,大有裨益。[1]:116[2]:48
安永七年(1778年),北齋從印刷社辭職,改拜入繪師勝川春章門下習藝。勝川春章是以繪畫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聞名的繪師,被譽為「役者繪」泰斗,門生皆以春字為畫號,知名弟子有春好、春英、春潮等,形成「勝川派」。[2]:48-49
安永八年(1779年),北齋在拜入勝川門下僅一年時間,便以「春朗(しゅんろう)」為名出道,除了春字沿襲勝川春章畫號外,連朗字亦是取自勝川春章別號「旭朗井」,可見北齋十分得到師父勝川春章的器重。[2]
北齋自 20 歲至 35 歲期間,皆以「春朗」為畫號,作品題材包含役者繪、美人畫、黃表紙,這段時期長達 16 年,優秀的畫作不多,風格尚不成熟,可見作品《目黑之比翼塚》。[2][1]:121寬政六年(1794年)北齋離開「勝川派」,原因不詳,一般推論係因勝川春章過世之後,北齋與師兄春好相處不睦之故[2]:49-50;同年,北齋第一任妻子過世,遺留三名孩子。不久之後又續弦,展開另一段婚姻。[1]:124
寬政七年(1795年),北齋承襲「俵屋派」畫號「宗理」,一度自稱「北齋宗理(ほくさい そうり)」,發表作品維生。「俵屋派」指擅長裝飾畫之畫派,當時在江戶戮力復興之路,又被稱作「琳派」。但北齋以「宗理(そうり)」為名之後發表的作品,不但沒有延續原勝川派役者繪的委託案,也沒有發表琳派相關的作品,反而專注於狂歌繪本、印刷摺物等單品。據聞北齋在離開勝川派後,雖然在俵屋派創作,並不囿於門戶所限,也不斷從狩野派、土佐派、中國國畫,甚至是西洋繪畫(如模仿司馬江漢,1747年-1818 年)中師法各式繪圖技巧,並也投入起風景畫創作中。此一時期代表作有版畫《柳之絲》、《江島春望》等。[1]:124[2]:50-52
寬政十年(1798年),北齋離開俵屋一派,也將「宗理」之名讓予門生宗二,自此自立門戶,進入獨立創作時期。[2]:52
寬政十年(1798年),獨立門戶的北齋畫號改作「北齋辰政(ほくさい ときまさ)」,在文化二年(1805年),46 歲的北齋在畫號之前增添畫姓「葛飾(かつしか )」,正式自稱「葛飾北齋」。只是,北齋一生改過三十餘次的畫號,正式使用「葛飾北齋」的時間只到文化七年(1810年),同年又再度改號。[2]:45、54-58
北齋在「北齋時期」專注於「讀本」插畫,「讀本」即指長篇小說,畫師本身也需要豐富的文字學養,和讀本內容相應,代表作有和讀本作家瀧澤馬琴合作《椿說弓張月》、《新編水滸畫傳》等,這段期間北齋約畫了近兩百冊的讀本插畫,統計張數高達一千四百幅,並確立北齋長久不衰的人氣基礎。[2]:55-57
此外,北齋也開始將歐洲透視法應用於風景畫作之中,並獲得不小的迴響,代表作版畫《江之島和富士山》、《荷蘭畫境:江戶八景》以及《西式風景圖》等,日後聞名世界的《神奈川沖浪裏》便在此一時期窺見鋪陳。[1]:125-126
文化七年(1810年),51 歲的北齋更名為「戴斗(たいと)」,此畫號約莫使用十年,北齋在此一時期投入「繪本」,「繪本」即指習畫指南書。[2]:58-59文化九年(1812年),北齋移居至名古屋,並在此首度發表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作品-《北齋漫畫》。《北齋漫畫》總計十五冊,第一冊於文化11年(1814年)發行,《北齋漫畫》內容包羅萬象,手繪人類、建築、動物、植物、山川、科技百態,發行年份極長,直到北齋逝世那一年還持續繪製最後兩冊,直到今日仍是各國收藏家趨之若鶩的珍品。[1]:128-130
戴斗時期的北齋除了創作《北齋漫畫》,其他知名作品包括《津日之雛形》、《浪千鳥祕畫集》、《玉葛》、《萬福和合神》,也發行過春畫《喜能會之故真通》,版畫《老虎滿月竹》、《鬼島上的源為朝》、《婦人》等。綜觀戴斗時期作品,數量雖然不是最多,但整體技藝已趨於成熟階段,也創作出不少令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文政三年(1819年),北齋年滿六十,歷經一甲子輪迴,北齋再度決意捨棄「戴斗」之名,傳予弟子北泉(活躍於1810年-1853年),新取畫號「為一」,象徵自己邁向新的旅程。[1]:130-134
畫號「為一(いいつ)」即「成為一」之意,大有回歸繪畫初衷之寓意,北齋此一時期非常專注「浮世繪」創作。
2000年,美國雜誌《生活》把葛飾北斎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贊揚他一生都在力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的畫更加完美的精神。雖然一生中作了無數的名畫,名聲響亮,葛飾大師卻是一個謙卑踏實的人。在他74歲那年,葛飾惋惜自己缺乏繪畫天賦。在《富嶽百景·初編》裡,他說:“說實在的,我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100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遺憾的是,葛飾大師沒活過百歲。臨死前,他感歎地說:
“ | 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天我をして五年の命を保たしめば 真正の画工となるを得(う)べし。 |
” |
辞世之句为“人魂で 行く氣散じや 夏野原”。法名为南牕院奇誉北齋居士。
葛饰北斋同时也是一位插画家。他为当时的黄表紙和洒落本(读本)等许多戏作创作了插圖,但他因为没有按照作者所提出的而设计,经常与作者们发生冲突。《近世怪談霜夜之星》《椿説弓張月》等作品的出版使“葛饰北斋”这一名字与作者曲亭马琴一起闻名天下。此外,此时的葛饰北斋暂住在曲亭马琴家中。
葛饰北斋还十分喜爱中国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为了把中国小说介绍给日本人民,他在创作浮世绘的同时,还亲自为中国小说绘制了大量插圖,印成《绘本西游记》《新編水滸画传》等。
北斋一生改号频繁多达30回。使用的号有「春朗」「群馬亭」「北齋」「宗理」「可侯」「辰齋」「辰政(ときまさ)」「百琳」「畫狂人」「雷斗」「戴斗」「不染居」「錦袋舎」「為一」「九々蜃」「雷辰」「畫狂老人」「天狗堂熱鐵」「鏡裏庵梅年」「月痴老人」「卍」「是和齋」「三浦屋八右衛門」「百姓八右衛門」「土持仁三郎」「魚佛」「穿山甲」等。
鲁迅先生在1934年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筒里写道:“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接着他又说,“不过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北斋的浮世绘的認可。
早年風景画、春画、奇想画等浮世繪类型多样。晩年多作肉筆画。
全15篇。约4千幅圖,彩色摺绘本。文化11年(1814年),北斋54岁(画号为戴斗)时首版。作为学习绘画的典范教材,在当时大受好评。其中包括市井百态、山水鸟兽、鬼脸妖怪等,甚至是西方远近法都有涉及。
以全国名桥为题材,全11圖,锦绘。天保4-5年(1833年- 1834年),落款前北斋为一笔。画中描绘的桥多是真实存在的,但也包含着传说中的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