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葉紹德

葉紹德(英語:Yip Shiu-tak,1930年6月12日—2009年4月4日),人稱德叔,籍貫廣東东莞,香港资深粵劇劇作家及填詞人。

事实速览 葉紹德, 编剧 ...
葉紹德
2007年6月27日,葉紹德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銜
编剧
罗马拼音
Yip Shiu-tak
昵称德叔
籍贯广东东莞
出生1930年6月12日
逝世2009年4月4日(2009歲—04—04)(78歲)
职业粵劇劇作家填詞人
配偶陳慧玲
代表作品粵劇:
李後主之去國歸降
歌曲:
啼笑因缘
芸娘
四大名捕[1]
奖项
CASH音樂成就大獎(追頒)2009年CASH金帆音樂獎
2009年
关闭

个人生平

葉紹德1930年出生于香港,自幼喜愛粵劇; 1949年起參與粵劇音樂社;1951年起編曲;翌年追隨王粵生並代寫電影插曲,及後因王粵生介紹而認識唐滌生

1956年,薛覺先去世後,在顏耀林的指引下整理薛覺先名劇《花染狀元紅》以及為何非凡創作《紅樓金井夢》而成名[2]。1960年起和白雪仙合作並整理《帝女花》唱片版本;翌年於仙鳳鳴劇團出任《白蛇新傳》編導組成員,並負責為該劇編成初稿。1962年、1966年分別整訂《再世紅梅記》及《紫釵記[3]

葉紹德於1971年正式轉為粵劇編劇,在雛鳳鳴劇團、頌新聲劇團、慶鳳鳴劇團等多個粵劇劇團作編劇。[4]七十年代起他亦开始參與電視劇歌曲的填詞工作,如電視劇《啼笑因緣》和《芸娘》的同名主題曲,以及前者的插曲《想郎》[5]。1980年代於香港電台擔任《戲曲天地》的主持[2]

2002年起,葉紹德除了是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顧問外,也是戲曲組的審批員[6]。2006年,葉紹德驗身時發現肝腸有腫瘤[7];2009年4月4日香港時間中午12時20分,他因癌症引起併發症逝世于九龍播道醫院享壽78歲。[8][9];香港八和會館於2009年4月24日假世界殯儀館為他舉行喪禮,翌日出殯[10]

主要填詞作品

電視劇歌曲

電影歌曲

創作

由葉紹德編劇、創作的粵劇作品多達70多齣,著名的有《朱弁回朝》、《樓台會》、《洛水夢會》、《李後主》、《紅樓夢》、《三夕恩情廿載仇》、《西河會妻》、《趙氏孤兒》、《碧血寫春秋》等[2][6]

獎項及榮譽

1995年,葉紹德因《洛神之洛水夢會》而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最廣泛演出金帆獎(戲曲);1998年至2001年、2004年至2007年、2009年、2010年、2013年至2016年,合共十四年均以《李後主之去國歸降》而獲得最廣泛演出金帆獎(戲曲)獎項[11]

香港演藝學院於2007年6月27日向葉紹德授予「榮譽院士」銜[12]。2009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向葉紹德追頒CASH金帆音樂獎CASH音樂成就大獎[8]

參見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