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荒诞主义(法語:absurde;英語:absurdism),又譯荒謬主義,哲學術語,字源是拉丁文的absurdus,意為音樂上的「不合調」,在存在主義中用來形容生命無意義、矛盾的、失序的狀態。矛盾是失序的现象之一。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2年4月9日) |
一个事物的基本意义的存在必须要一个更高的意体来解释。但是,这个更高意体的意义又必须要一个比它更高的意体来解释。这个“解释的锁链”不可能达到一个结果,从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拥有至高的意义。哪怕这个结果被发现了,它也有可能并不能满足我们。好比说,当一头豬发现牠的“至高意义”是被人当成食物屠宰掉时,它不会对这个“意义”感到满足的。从而,根据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生命是无意义的,是荒诞的。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西西弗斯)對荒谬做的描述:在一個突然被剝奪掉幻象與光亮的宇宙裡,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一個異鄉人,既然他被剝奪了對失去家園的記憶或對已承諾之樂土的希望,他的放逐是不可挽回了。這種人與生命以及演員與場景的分離就是荒謬的情感。[1][2][3][4]
加缪认为,荒谬的产生有四个因素: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