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英語: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縮寫為NWOBHM )是一个在1970年代末英国 开始的全国性音乐运动,并在1980年代初受到国际性的关注。在1979年5月發行的《聲響 》雜誌中,編輯傑夫·巴頓 將這波音樂運動稱為「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他在1981年宣布這波運動結束。
事实速览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風格起源 ...
关闭
雖然涵蓋不同的主流和地下音樂風格,但這股浪潮突出地吸收了70年代重金屬和龐克搖滾的張力,並在其中注入快速與積極的特性。因市場萎縮,許多地下金屬樂團傾向自行錄音,或以價格低廉的低保真度 技術錄音,同時造成獨立唱片廠牌 紛紛成立的現象。歌詞通常是關於非現實的主題,如神話、奇幻、恐怖和搖滾生活方式。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一开始是一种与龐克并行发展的地下现象,很大程度上被媒体所忽视。只有在摇滚乐DJ尼爾·凱 和《聲響 》杂志的宣传下,它被公众认识,并在英国得到了广播的播送、认可和成功。这场运动參與人群包括年輕白人男性、來自工薪階層的音樂人和樂迷,他們大多受到1973 - 75年經濟衰退 、失業率 上升所帶來的艱辛影響。逐漸構成一個與主流社會區隔,沉浸於高音量、陽剛激烈、意識強悍的音樂圈[ 3] 。這股音樂運動在80年代傳播到歐洲、北美和日本,最終擴展到全球範圍。它產生的重金屬音樂具備熱血、流行、邪惡、鞭擊等風格原型,促使各種子流派誕生,也更新和推動了重金屬次文化 。
該浪潮或许推動一千支金屬樂團組成,但是到80年代後期,面臨MTV 成立、華麗金屬 主宰排行榜和敲击金属 的誕生,只有少數倖存。其中,鐵娘子 和威豹 成為國際巨星,撒克遜 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地位。其他樂團如鑽石頭 、毒液 和渡鴉 ,雖未完全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但也顯著的影響90年代的金屬樂發展,像是敲击金属 、死亡金屬 和黑金屬 等等。很多該浪潮的樂團在2000年重聚,透過現場表演和新的錄音室專輯而繼續活躍。
倫敦 的一場礦工大罷工集會
在70年代後期,英國處在社會動盪和普遍貧困的狀態中。工黨 政府無力應對國內的經濟衰退 ,保守黨 在1979年大選 勝出[ 5] 。由於去工業化的結果,失業率非常高,尤其是工人階級的青年。80年代失業率持續升高,在1983年2月達到頂峰。據官方統計數字,英國國內失業人數達360萬,而很多以其它失業定義作準則的非官方統計,更指失業人數高達500萬。因此引起很多民眾的不滿,社會動盪頻繁、出現罷工潮,許多大城市更出現嚴重的警民流血衝突,如1981年的布里克斯頓暴動 、托克斯泰斯暴動 和查貝敦暴動 。在此動盪時期,即使是相對低技術的工作都不易獲得。比起老一輩,大部分年輕人的工作權益遭奪,他們開始投入不同的謀生方式,例如音樂及娛樂產業。年輕人紛紛組建新樂團,在70年代形成爆炸般的風潮。經濟大蕭條下年輕人努力謀生並轉換跑道的結果,造成勞動力失衡,衝擊了上台挽救經濟的新任首相柴契爾夫人 。
新世代的英國青年在絕望中,出現爭取生存保障的激烈反應,這明顯的表現在1977年至1978年的龐克運動。他們參與非建制 暴動,並在80年代促使新浪潮 音樂和後龐克 音樂的形成。他們自稱龐克青年、宣揚無政府主義 ,對政治有激進的反抗意識,並在舞台上實踐他們叛逆的想法。他們不但將頭上兩邊的頭髮剃了、留成短而尖的彩色髮型,也穿戴狗項圈、撕破的衣物,裝飾著尖釘、鐵環、別針,更在身上刺青、打洞穿環。他們把對社會的極端不滿體現在外表上,就像一隻刺蝟[ 14] 。他們以反理性邏輯挑釁整個國家政府和社會、不願服從任何既有的制度和規矩,更厭惡商業市場上的音樂,主張演奏實力是不重要的,音樂只須追求原始、簡單與響亮。然而,並非所有的英國工薪青年都接受龐克運動,主張脫離現實世界、追求技術與藝術的重金屬音樂 也自成一派,金屬樂迷認為這是在人人失業的大環境中,提供娛樂、緩解壓力,以及尋求集體認同的重要文化[ 15] 。
1970年的黑色安息日 ,由左至右:吉澤·巴特勒 、東尼·艾歐密 、比爾·沃德 、奧茲·奧斯本
英國是孕育重金屬音樂誕生的搖籃,在1967至1968年間出現第一批重金屬樂團。而在眾多英國樂團中嶄露頭角的有黑色安息日 、齊柏林飛船 與深紫 ,他們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和音樂發展地位[ 17] 。在當時,他們的音樂風格歸類為重搖滾的成功。重搖滾樂迷中有大量的迷幻、嬉皮及機車族的次文化成員[ 19] 。然而,上述樂團到了70年代中後期都遭遇了危機:深紫因成員間的問題,在1976年解散。齊柏林飛船在1977年後減少活動、1980年鼓手約翰·博納姆 驟逝而宣布解散[ 21] 。黑色安息日面臨因專輯熱賣而跟著上門的龐大稅務、內部問題、以及開除了具招牌魅力的主唱奧茲·奧斯本 後,風光不再。因此,整個重金屬運動失去了動力和媒體的興趣,世人改為聚焦在爆紅的龐克音樂、迪斯可音樂、華麗搖滾 和電子音樂 中。龐克樂記者蓋瑞·布謝爾 說:「就如同前衛搖滾 和70年代的主流音樂團體,重金屬也是一隻笨重的恐龍」[ 24] 。一些作家甚至宣稱「才剛誕生的重金屬已經死透了」[ 25] 。
70年代中期,重金屬樂團巨頭們的危機,給其他的搖滾樂團留下了成長空間,例如皇后樂團 、鷹族雄風 、虎皮鸚鵡 、佞徒損友 、現狀 和拿撒勒 等。這些樂團都登上英國唱片排行榜,並進行了成功的國際巡演[ 33] 。根據英國唱片排行榜的結果顯示,重金屬在國內仍有龐大的受眾群體。在70年代後期,許多第二波誕生的重金屬樂團如瘦李奇 、幽浮 和猶大祭司 都開始取得了商業成功,銷量也重新引回了媒體的注意[ 37] 。在英國之外的硬式搖滾 樂團,如美國的吻 和藍牡蠣 、加拿大的匆促 、德國的天蠍 ,特別是來自澳大利亞的AC/DC ,都在同一時期登上英國唱片榜[ 33] 。
摩托頭 的領導者:主唱兼貝斯手萊米
然而,真正在重金屬音樂沉寂時進行大幅改進的是猶大祭司 與摩托頭 。作家伊恩·克里斯蒂 表示:「黑色安息日的觀眾,領略了影響深遠的聲音。到了70年代中期,瘦李奇帶來陰沉貝斯和複雜的雙吉他、埃利斯·庫珀 的舞台藝術、皇后樂團的炙熱吉他和艷麗歌聲、以及打響中世紀題材的彩虹 ……。直到猶大祭司的出現,才從硬搖滾各種不同的亮點中,簡化並統一了金屬樂音調。這是第一次,重金屬成為一個真正屬於它自身的流派」。金屬媒體網站「金屬叛逆者 」也表示:「黑色安息日創造了重金屬,但將它完善的是猶大祭司」[ 44] 。1978年,他們的第四張專輯《玷汙的階層 》開始脫離傳統,緊湊的即興重覆段、密集化的鼓點,大幅稀釋了藍調搖滾 的味道,完全成為重金屬音樂。是速度金屬 和敲击金属 的衍生源頭之一,也表露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早期跡象[ 45] 。第五張專輯《殺戮機器 》已成為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典範之一,藍調元素消失,更前衛的快速點弦、同步的貝斯與大鼓低音、加快速度的節奏,繼續擴張侵略性[ 46] 。第六張專輯《不列顛鋼片 》速度、層次與感染力都明顯提升,將金屬樂再度改良、精進,超越當時所有樂團的專輯,是現代重金屬音樂最主要的衍生源頭之一[ 47] 。
而1975年成立的摩托頭,其成員已經經歷過幾次樂團的成敗。創始人兼領導者萊米 擔任過吉米·罕醉克斯 的技師,也是鷹族雄風的前成員。而拉里·沃利斯 是粉紅仙女 的前成員、埃迪·克拉克 曾是宙斯樂團的成員。他們早期的組團經驗,成為樂評和樂迷判斷摩托頭是否屬於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一個因素[ 52] 。部分評論認為,摩托頭只是刺激新浪潮崛起的靈感之一,而不是成員。因為他們當時已經簽署唱片合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而且在新浪潮仍處在地下俱樂部活動時,摩托頭就已經成功登上英國官方唱片榜了[ 52] ,也是當時第一個有作品登上BBC廣播一台 的金屬樂團。萊米自己也說:「我們應該不算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因為摩托頭誕生的比較早」。
另一種看法則主張摩托頭是這股浪潮的顯著指標[ 56] ,且他們是第一個打破界線、全面融合龐克音樂和重金屬音樂的樂團。其快速響亮的音樂並不追求精湛技術,他們不妥協的態度同時受到龐克族與金屬樂迷的歡迎。摩托頭的巡迴演出中,時常會帶上新浪潮中的晚輩,讓他們增加上台表演的機會[ 58] ,同時他們也與龐克樂團同台共演。摩托頭的音樂風格在新浪潮中成為典範,並在接下來數十年間,受到其他金屬流派的借鑑和參考[ 60] 。因此,猶大祭司與摩托頭對這股運動具有顯著的示範作用。
新浪潮開始後,金屬樂迷經常將樂團標誌和專輯封面的布章縫在牛仔背心上,稱為金屬戰袍
在新浪潮的樂團和樂迷成員中,大部分都是年輕白人男性,其出身階級、道德倫理和審美觀是非常相近的。美國帝博大學 社會學家蒂娜·溫斯坦 在她的書《重金屬:音樂與文化 》中,介紹了新浪潮運動的崛起和發展,以及他們促使重金屬音樂成熟的功勞。在接下的數年間,這股浪潮逐漸拓展至各個子流派,發展成不同的風格[ 63] 。英國開始將金屬樂迷稱為「金屬頭 」與「甩頭客 」,因他們都會隨強烈的音樂節奏甩頭,而且動作非常激烈。他們繼承了60年代反傳統文化 叛逆的青年形象、和70年代迷幻搖滾的特點。也更新了重金屬次文化的共同原則及規範,並脫離主流社會、自成一格。
70年代後期,英國的金屬樂結合成一個封閉的次文化共同體,他們崇尚力量、男子氣概和英雄主義[ 70] 。根據蒂娜·溫斯坦的分析,男性在金屬樂中得以擺脫女性在生活與感情上的控制、重新滿足對於自由與野性的渴望。音樂圈中高漲的男性情誼、且普遍缺乏女性參與,慢慢形成具有大男子主義和厭女情緒的雄性世界。她在同一篇文章中寫道:「英國重金屬並非種族主義者,儘管它的演奏者全部都是白人,但它的歌詞完全沒有參考種族主義或性別歧視」。該文化的另一個特點是潛在的恐同症 ,但是與暴力的光頭黨 不同。美國凱斯西儲大學 音樂學家勞勃·瓦爾瑟 在他的書《與魔鬼同行:重金屬音樂的力量、性別和瘋狂 》中,他稱之為「異性戀的集體意識」。英國社會學家約翰·克拉克 認為這是「對傳統男子氣概受到削弱的猛烈反擊」。
從金屬樂迷的活動顯示,他們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興趣不大,並且時常透過音樂來逃避嚴峻的現實,他們也因此經常遭評爲「虛無主義 者」[ 76] 或「逃避現實的人」[ 77] 。與龐克族相反,他們崇尚音樂技巧和才華,並崇拜有能力炫技的音樂人,許多金屬主唱和吉他手都成為偶像。他們透過參加演唱會來充實自己、尋求刺激與認同。金屬樂迷也是非常忠誠的族群,他們和台上的樂團有相同的出身、理想和價值觀,雙方形成真誠與持續的良性循環[ 80] 。然而這也構成一種嚴格的不成文規定——若有缺乏對音樂的真誠、追求市場銷量、渴望主流價值認同的音樂人或樂迷,即視之為「裝模作樣的人」並排斥在圈外。撒克遜的〈皮衣和牛仔褲〉歌詞中,便反映出這種英國金屬迷的狂熱。金屬圈大多由男性主導,女性音樂人或女性樂迷很難進入這個圈子中,除非她們能適應這套男性規範和價值觀,才會由金屬頭們視為一份子。女性金屬樂團女子學院 [ 84] 與搖滾女神 便是例證——她們的樂器演奏技術不輸男性,現場表演的狂熱程度、酒量與行為舉止也與其他男樂手不相上下,具備英雄氣概與音樂才華而受到廣泛認同[ 86] 。
重金屬樂迷和樂團的音樂、哲學和生活方式,常常受到左翼評論家和保守輿論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重金屬是毫無意義的、荒謬的自我嘲弄,也是危險的年輕世代[ 89] 。1984年的偽紀錄片 《搖滾萬萬歲 》諷刺了許多英國金屬樂團的特質,以滑稽的方式、圈外的角度來評斷金屬樂[ 90] 。然而,有金屬樂手認為電影裡的內容十分真實,如葛倫·但澤 便曾說:「當我第一次看《搖滾萬萬歲》就想,『嘿,我以前待的樂團就是這樣』」[ 91] 。
英國金屬樂迷的衣著具有60年代機車幫會 和搖滾樂手的特點,並展現了這股新浪潮的凝聚力。重要的辨識特徵包括長髮、破損牛仔褲、印有樂團標誌或視覺圖案的黑色T恤,以及乍看像是補丁、縫上各式樂團標誌和專輯封面的金屬戰袍 (效仿機車幫會 區別身份的幫會背心)。受到猶大祭司徹底改革的重金屬視覺、費心設計的服裝影響,80年代的金屬裝扮也包含了一些性虐戀 物品、鐵鏈、鉚釘與黑色皮革,許多金屬樂手都穿上緊身皮褲,成為典型的金屬時尚[ 93] 。另外也納入了軍事裝備的元素,例如摩托頭首先繫上子彈腰帶,接著戰鬥靴、軍裝外套和軍階肩章,都在這個時候陸續出現。這種打扮風格強烈散發出硬派氣息與叛逆意識,迅速成為全球金屬樂迷的制服。
在這股浪潮中的大部分樂團,其衣著打扮看起來就跟他們的樂迷沒兩樣,他們的舞台藝術也相對純粹,無需太多特別的視覺效果。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鐵娘子,他們在早期的表演中就創造了專屬吉祥物艾迪 ,它是一個有恐怖外表的虛構人物,在每張專輯與單曲的封面、插圖,也作為表演道具在演唱會上出現[ 97] 。其他的例外是惡魔 、魔影 與參孫 ,他們會應用各種道具、服裝與技巧來豐富表演效果。而異教聖壇 和毒液 則以驚悚搖滾 和撒旦教 儀式為靈感,做出精緻的場景設計來衝擊現場觀眾[ 102] 。
圖為鐵娘子的吉祥物艾迪 ,它代表的恐怖和科幻感,反覆出現在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中,包含舞台背景、唱片封面與歌詞主題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中,包含許多具有極大差異的風格,以及各種不同路線的樂團[ 104] 。在70年代中後期,該浪潮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股音樂風格上的成長力量。尤其是最初的幾年,它的音樂風格就像洪水猛獸般一樣原始,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低預算的低保真製作,也讓許多業餘人才有機會組建各種樂團[ 105] 。這些年輕的音樂人,借鑑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成功的傳統重金屬,並延續早期不追求流行的創作方針。他們的音樂並不普及,但是在地下音樂圈卻是蓬勃發展的趨勢[ 106] 。然而,80年代的媒體和唱片公司通常只宣傳具有響亮吉他聲的龐克,而重金屬不能分類為龐克,這也包含了整個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所有樂團,因此並未引起廣泛注目[ 107] 。
由於摩托頭首先融合傳統重金屬、酒吧搖滾 與龐克搖滾,形成獨特的爆發力道。許多新樂團立即以摩托頭的做法為典範,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意或無意的實踐改良方針:剔除藍調,使聲音變得更快、更純粹、更剛烈。一般來說,他們都對情歌避而遠之,不再強調和聲,並以快節奏、極具侵略性的即興重覆段 和強力和弦 為基礎,製作相對較短的樂曲。歌聲特色從高亢音調到粗暴的低音咆哮都有[ 109] 。例如鐵娘子、天使女巫 [ 111] 、撒克遜、大屠殺 、潘朵拉之虎 、女子學院、坦克 [ 116] 和摩爾 都屬於此類型風格。其他樂團如核動力 、捷豹 、渡鴉[ 120] 和毒液[ 121] 都朝著更極端的方向來創作,評論認為這種新方法改良了重金屬,同時也是新浪潮和整個金屬音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22] 。
類似彩虹、鉅著 、幽浮、瘦李奇和白蛇 這樣的硬式搖滾,同樣也出現在這股新浪潮中。這些傾向旋律化的金屬樂團包括威豹、螳螂 、白酒 、惡魔、害羞 、加斯金、博士 等。他們的音樂中有許多記憶點 ,並且與藍調搖滾保有關聯性[ 130] 。同時也具有澎湃情歌 、鍵盤音色、旋律優美的傳統樂器和高亢唱腔特色。這股浪潮在1981年達到頂峰後,開始受到媒體青睞,並在英國民眾之間獲得廣泛接受。當它進入主流市場時,許多樂團便將侵略性風格改為比較悅耳、普羅大眾易接受的聲音,類似美國一些成功打進商業排行榜的樂團[ 131] 。這些在音樂上迷失方向的樂團,導致一些樂迷開始拒絕稱他們為金屬樂。為了迎合主流、追求商業成功而改變音樂風格,被認為是危及地位的關鍵原因[ 132] 。
在80年代早期的英國金屬樂中,不只這兩種音樂風格具有影響力,因為許多樂團也受到前衛搖滾 的啟發,包括鐵娘子、鑽石頭、閃電戰 、惡魔、撒拉森 、濕婆 、女巫法器 等。而藍調搖滾也具有影響地位,包括撒克遜、瓦迪斯 、蜘蛛 [ 140] 、利爪 等。偏向華麗搖滾的則是女孩 和怒童 。而異教聖壇和尋常女巫 也屬於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一部分,他們的專輯是確立子流派毀滅金屬 的最佳典範之一[ 144] 。
英國作家約翰·塔克 認為,這股浪潮是許多人成年後第一次遭遇的巨大激勵,「他們的歌詞像滾雪球一樣,都變成巨大的青年幻想」。他們通常避開社會與政治的主題,寧願寫關於史詩神話、英雄傳說、神祕主義、奇幻、科幻或恐怖電影般的歌詞[ 148] ,而關於愛情和慾望的主題也十分罕見。針對男性情誼、革命和搖滾生活的著墨則相當頻繁。基督教的象徵符號也經常出現在歌詞和唱片封面。而一些傾向黑暗路線的樂團,則經常採用撒旦 圖像來製造驚悚駭人的主題,他們影響了90年代黑金屬 流派的反宗教 次文化[ 152] 。
鐵娘子的保羅·迪安諾 和史提夫·哈里斯 。保羅的外型與性格使他看起來更接近龐克歌手,而非金屬歌手[ 153]
1975年起,猶大祭司、瘦李奇和幽浮已經活躍於國際舞台[ 154] 。在英國的許多城市中,很多年輕人組成的新重金屬樂團紛紛在小場地表演。較大的場地通常是保留給排行榜常勝軍的迪斯可音樂,因為業者普遍認為搖滾樂的表演沒多少利潤。以往大多數低收入的英國樂團都是在夜總會、酒吧、歌舞廳演出,並磨練自己的技術。他們只有在當地建立自己的樂迷基礎,才能有足夠資格與唱片公司代理人談條件。
1975年至1977年間,在各個城鎮中有許多重要的金屬樂團成立,並出現在當地的小型表演場所。如鐵娘子、天使女巫、螳螂、參孫來自倫敦 ;王八蛋(後改為撒克遜 )來自巴恩斯利 ;鑽石頭來自斯陶爾布里奇 ;馬賽爾 來自利物浦 ;白酒來自哈特爾浦 ;女巫法器來自德比郡 ;瓦迪斯來自韋克菲爾德 ;威豹來自謝菲爾德 ;渡鴉和潘朵拉之虎來自泰恩河畔新堡 ,以及來自愛丁堡 的大屠殺。
這些新浪潮中的第一波樂團經常與其他龐克樂團競爭表演場地,最後往往會形成兩派各有固定的專門場所,只表演龐克或只表演金屬。龐克與金屬在意識形態、音樂主張與生活哲學上的差異,造成兩派樂迷之間的激烈仇視與對立[ 168] 。然而他們有個唯一的共同點:對於音樂他們都主張自己來做、親力親為。當時有大批樂團都獨立錄音、獨立製作、獨立灌製錄音帶、獨立宣傳銷售。這也導致許多獨立唱片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甚至延伸到唱片行和錄音室都有很多獨立的小廠牌,有時還會出現龐克和金屬在同一個廠牌下運作。獨立廠牌的興起,被認為是新浪潮運動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為他們排除了70年代後期的市場劣勢,特別是商業唱片公司的強勢干預已不復存在;這帶給當地樂團有進行實驗、讓音樂能夠向極端發展的機會。
在英國和國際媒體都著迷於龐克之際,金屬樂團都在社會低層蓬勃發展,保持著地下狀態;同時也透過口耳相傳、樂迷雜誌和少量的音樂新聞緩慢傳播[ 171] 。另外也有一些感興趣的知名DJ,他們在國內各個角落播放這些新型態的金屬作品——倫敦的尼爾·凱 就是這些DJ中最著名的推手。1975年他開始在威爾士王子酒吧後面一間名為「音樂屋 」的迪斯可舞廳工作,並在那裡裝配龐大的音響系統[ 173] 。他改變了那家舞廳的風格,播放專業的硬搖滾和重金屬音樂,並公開這些新興樂團的單曲和試聽帶[ 174] ,也促使了樂迷間交換卡帶的風氣。另外,除了舉辦空氣吉他 大賽和現場表演之類的活動,觀眾也可以投票向他推舉最喜歡的金屬樂來播放。
尼爾·凱還統計出每週觀眾選出的金屬百強名單,並說服《聲響 》雜誌將之刊登在中縫區域,使該雜誌成為全國第一個對重金屬有興趣的紙本媒體。由於百強週榜有參考價值,《聲響》雜誌瞬間成為金屬迷必讀的刊物。許多年輕的音樂人也意識到,他們不是只能窩在角落玩金屬,還能透過每週一次的百強名單來爭取機會,不只在倫敦,也包括來自全國各地的樂團[ 179] 。當時,《聲響》雜誌編輯傑夫·巴頓 曾寫專文指出,這些新興的後起之秀是重金屬音樂與文化的發展關鍵[ 180] 。他亦與主編艾倫·路易斯 討論,試圖找到這些樂團的音樂共同性。1979年5月19日,在一篇評論鐵娘子、參孫和天使女巫表演的文章中,傑夫·巴頓首次使用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這個詞彙來形容這一波音樂洗禮[ 181] ,而這個詞彙也迅速成為整個運動的標誌。
威豹的吉他手史提夫·克拉克 。他大段和快速的吉他獨奏是80年代金屬樂的特點之一
這些新興樂團也開始合作、製作合輯 ,透過獨立唱片公司發行。其中俐落唱片 、重金屬唱片和黑檀木唱片,都是80年代金屬獨立廠牌的領導者[ 184] 。《聲響》雜誌、尼爾·凱的百強名單、以及許多獨立唱片公司都持續關注這股浪潮的新作品。1979年11月9日,鐵娘子寄給尼爾·凱和《聲響》雜誌的《音樂屋錄音帶 》就是後來最著名的收藏品之一。傑夫·巴頓回憶說:「有數百個這樣的樂團、也許甚至上千。每天都有一大堆新浪潮試聽帶送到《聲響》的辦公室」。
英國廣播公司 的電台主持人湯米·萬斯 也注意到這一現象,在他的BBC廣播一台 深夜節目《週五搖滾秀 》播放著這些新樂團的音樂[ 188] 。湯米·萬斯是唯一支持新浪潮的大型商業電台主持人,他播放許多地下樂團的作品,許多音樂人獲邀上他的廣播節目。另一個位在倫敦的地下電台 「愛麗絲的搖滾餐廳 」也非常支持這股新浪潮。
儘管這些新興樂團的巡演足跡已經遍佈英國,各大唱片公司和其發掘部門,都沒有意識到這股正在崛起的趨勢[ 192] 。因此,大多數的新樂團都與小型獨立唱片公司簽約,其拿到的簽約金少到只夠發行單曲,也無法配送到國外[ 193] 。許多其他的樂團,包括鐵娘子、威豹和鑽石頭,獨立錄製他們的第一個作品,透過郵購或演唱會銷售[ 194] 。撒克遜是第一個與國外廠牌合作的樂團,他們和法國的卡雷爾唱片 簽約。1979年8月威豹與留聲機唱片 簽約。1979年12月鐵娘子與EMI集團 簽約。1980年,EMI集團為了測試市場反應而發行合輯《給媽媽聽的重金屬 》,之後也簽下了天使女巫和埃塞爾之蛙 。
《聲響》雜誌給了這張合輯負面評價,但它在銷量上獲得了成功。合輯推出之後,許多大型廠牌積極的簽下新浪潮樂團。例如A到Z 、拳 、白酒和螳螂,但他們的出道之路並不順利。而潘朵拉之虎、參孫、摩爾、惡魔與女子學院都在市場上有持續的成功表現,他們的專輯品質逐漸進步,並且進行了英國和歐陸巡演後,在唱片排行榜上取得佳績[ 210] 。其中鐵娘子的首張同名專輯《鐵娘子》登上英國專輯排行榜 第4名,撒克遜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鋼鐵車輪 》登上英國專輯排行榜第5名。而他們的單曲〈自由奔跑 〉、〈鋼鐵車輪〉和〈747(陌生人之夜) 〉都進入英國單曲排行榜 前50名[ 211] 。這一波簽約並帶來商業成功的效應,引來大量音樂媒體的報導。其中包括英國指標性音樂電視節目「流行之巔 」[ 213] 和「灰笛測試 」,這些節目的收視人口都在一百萬人以上。於是在1978至1980年間,大量在地下蟄伏多年的樂團紛紛浮出檯面,成為整個國家的一股時代洪流[ a] 。
許多已成立多年的樂團也受益於這股浪潮的強勢崛起,重新聚集了目光和好評[ 230] 。前深紫成員伊恩·吉蘭 發行的《宇宙先生 》,立即登上專輯榜第11名。這是他離開深紫後成立的樂團吉蘭 在1979年的專輯[ 232] 。另一位前深紫成員瑞奇·布萊克摩爾 與他的硬搖滾樂團彩虹也進入專輯排行榜,憑藉《腳踏實地 》登上第6名、而《難以治癒 》則登上第3名[ 233] 。黑色安息日則以《天堂與地獄 》和《暴民萬歲 》繼續拿下金唱片認證[ 234] ,他們的主唱換成前彩虹成員羅尼·詹姆斯·迪歐 。1980年,許多硬搖滾和重金屬樂團都進入英國專輯排行榜前十強:麥克桑可樂團 的同名專輯最高第8名、白蛇的《蓄勢待發 》最高第6名、猶大祭司的《不列顛鋼片》和摩托頭的《黑桃A 》最高第4名,而AC/DC則憑藉《回歸黑潮 》跨海榮登排行榜冠軍。
正如英國硬搖滾和重金屬樂團取得成功復甦的證據,新舊樂團不論在國內或是其他歐洲國家的巡演門票都搶購一空,這股重金屬新浪潮的運動已經蔓延到整個歐洲[ 238] 。新浪潮的主要成員也展開了國外演出,並藉著擔任知名樂團的開場,而有機會在體育館甚至是體育場表演。1980年,鐵娘子率先與吻巡迴了歐洲,1981年鐵娘子著手展開自己的第一次世界巡迴,成為頭條新聞,並且也到美國擔任猶大祭司和幽浮的暖場團。威豹在1980年首次踏上美國演出,他們整整三個月都在擔任猶大祭司、帕特·崔佛斯 、泰德·納金特 、山米・海格 和AC/DC的暖場團。1981年撒克遜也在歐洲擔任猶大祭司的暖場團、在美國擔任匆促和AC/DC的暖場團[ 243] 。
1980年,新浪潮成員已經登上著名的雷丁里茲音樂節 [ 244] ,並很快的在1981年與1982年登上主舞台。然而1980年時,新浪潮主要成員之一的威豹突然變節,他們為了進軍美國流行音樂市場,將曲風改為華麗金屬與流行搖滾,威豹立即面臨英國樂迷激烈的抗議和抵制,在雷丁里茲音樂節上也遭到觀眾惡劣的反應[ 247] 。除了雷丁里茲音樂節,1980年在英國成立的搖滾怪獸音樂節 也定調為只邀請硬搖滾和重金屬樂團表演[ 248] 。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隨即在《聲響》雜誌之外也受到大幅報導,包括各個主要的報紙、週刊和雜誌,眾多媒體記者以「英國的大事件」來形容[ 249] 。《旋律作者 》雜誌甚至出版了一本每週重金屬唱片排行的專刊。1981年6月6日,《聲響》雜誌利用它開創的詞彙和首位運動宣傳者身份,趁勢推出新的《啷噹! 》全彩雜誌,由傑夫·巴頓擔任主編,專門從事硬搖滾和重金屬的資訊報導[ 251] 。《啷噹!》雜誌立即受到讀者歡迎,成功建立了名聲,並很快成為全球樂迷中最有權威性的金屬雜誌之一[ 251] 。不久之後,衝著金屬新浪潮帶來的巨大商業效應,許多出版社紛紛推出全新的雜誌。例如英國的《金屬之力 》雜誌,美國的《馬戲團 》和《轟動遊行者 》雜誌,德國則有《金屬之鎚 》[ 252] 。
自從國際媒體開始瘋狂的關注,也意味著新浪潮成員獲得更高的銷售量,有能力辦規模更大的世界巡演[ 253] ,許多樂團的專輯也都登上國外的排行榜[ 254] 。鐵娘子成為繼摩托頭後,率先登上英國排行榜冠軍的金屬樂團。1982年,他們的專輯《獸名數目 》佔據了英國排行榜冠軍兩週[ 255] 。在美國告示牌200大專輯榜 也登上第33名。鐵娘子獲得了巨大的知名度,其獨特的專輯封面也引起討論,美國戴頓大學 教授布萊恩·巴丁 認為它傳達了明確訊息:「這張專輯喚起力量與激情,並呈現較黑暗的音樂和主題。」。
透過新浪潮運動,金屬樂從地下活動凝聚成一股盛況,成功進入了主流市場三年後,其主要媒體推手傑夫·巴頓宣布「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已在1981年結束了」[ 258] 。他對新樂團的差勁作品感到失望和沮喪,並認為太多唱片公司利用這股重金屬熱潮的價值,讓它急速膨脹後又犧牲了大部分有實力的樂團,把資金壓在少數幾個樂團後,又扭曲分化了這股革新的力量[ 259] 。巧合的是,同一年「音樂屋」和威爾斯王子酒吧都完成拆除,改建成一間餐廳。雖然對英國來說,新浪潮已經失去了一些吸引力,但在美國仍有影響力,在以銷售為主的全國民調中證明了它仍未消退。它保留了足夠的生命力,並在1982年發起第二次浪潮[ b] 。
有一些新浪潮成員已經能夠在美國穩定的巡演,但仍未獲得足夠的電台點播率、以及有代表性意義的美國排行榜排名。除了迎合主流的威豹,他們在1983年發行的專輯《縱火狂 》已軟化為華麗搖滾[ 270] 。他們獲得美國龐大的觀眾數,其中包括很多女性樂迷[ 271] 。《縱火狂》在美國告示牌200大專輯榜取得第2名成績,僅次於麥可傑克森 的《顫慄 》。他們搭上了MTV開播熱潮,其音樂錄影帶在電視中輪播,也使得《縱火狂》賣出超過六百萬張、獲10×白金唱片認證,在美國成為超級巨星樂團。威豹這次壓倒性、國際上的商業成功,引起許多英美樂團的追隨[ 274] 。威豹直接促使了華麗金屬 誕生,市場上將會充斥更多旋律走向、更為商業化的音樂,同時也扼殺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生命力。
復仇者 主唱伊恩·史威夫 回憶道:「當年金屬製品抓住所有人的目光,我們(新浪潮)被冷落在一旁」。然而金屬製品的成員都是新浪潮的死忠樂迷,圖為金屬製品 的主唱詹姆斯·海特菲爾德 ,他身上的金屬戰袍 便是新浪潮時代的特色產物,吉他上的鐵十字勳章變體則代表了摩托頭 主唱萊米
英國原本是家庭音樂節目的先驅,當美國的MTV 於1982年開始廣泛受到歡迎後,影像的重要性急劇增長。MTV開始播放許多硬搖滾和重金屬樂團的音樂錄影帶,但對於沒有唱片合約、或簽約廠牌是小型獨立唱片的樂團來說,要打入市場就變得非常昂貴。此外,音樂錄影帶的盛行,市場開始推崇樂團的視覺吸引力,這是一些英國樂團所欠缺的。音樂市場不再只著重於聲音,出色的影像成為更重要的宣傳工具[ 280] 。一些英國新浪潮樂團因為缺乏製作預算,立刻遭受冷落。許多曾經獲得成功的新浪潮成員,如天使女巫、鑽石頭、潘朵拉之虎和參孫,都無法跟進音樂市場環境的改變。他們試圖轉型,以適應廣泛群眾期待的新口味。然而他們都失敗了,不僅無法再打入新市場、也流失了舊有的樂迷[ 282] 。
80年代中期,受到范海倫 誇張的舞台風格影響,以外型為導向的華麗金屬 在美國洛杉磯的日落大道 出現,其第一波領導樂團包括克魯小丑 、悄聲暴動 、多肯 、大白鯊 、鼠王 和白人盎格魯 。受到很多觀眾歡迎,也在市場上迅速取代其他風格的金屬樂團。紐澤西的邦喬飛 和瑞典的歐洲合唱團 ,因為融合硬式搖滾、流行抒情和華麗金屬的特點而獲得商業成功。他們同樣在英國變得非常流行,邦喬飛甚至在1987年時成為搖滾怪獸音樂節的壓軸。一瞬間,媒體與唱片公司立刻拋棄了英國新浪潮,抽離關注焦點與唱片資金,轉為投注在更加精緻、更有話題性的華麗金屬樂團。雖然新浪潮在歐洲仍保持著基礎樂迷,但英國與美國市場已完全將其排擠出去。
同時,在北美與歐陸誕生了全新的金屬流派,吸引眾多金屬樂迷的目光,至此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已奄奄一息[ 285] 。這些新流派包括速度金屬 、敲击金属 和力量金屬 ,它們都受到新浪潮的直接啟發,保留了部分新浪潮的根基,並將其研磨深化後成型。他們的音樂更重、速度也更快,在80年代後期分別獲得好評和商業成功[ 287] 。這些新樂團包括毀滅大魔神 、金屬製品 、超級殺手 、炭疽 、麥加帝斯 和萬聖節 。它們擄獲了眾多死忠金屬樂迷的喜愛,這些樂迷都不滿足於主流風格、或不認同流行導向的金屬樂團,這些風格更激烈的新流派剛好填補了缺口。其中金屬製品在所有樂團中脫穎而出,並在90年代成為金屬樂龍頭,也因此後來各大唱片公司旗下都有敲击金属風格的樂團[ 292] 。
2001年,在麥克·米倫 出版的《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百科全書 》中,他列出了成立於1975至1985年間、超過五百支樂團的記錄[ c] 。他認為,可能是因為許多樂團都在同時期同區域大量成立,其中很多樂團都沒有在俱樂部表演的充分經驗、良莠不齊,有錄製作品的也只有單曲或試聽帶而已[ 297] 。再加上唱片公司爭先恐後的簽約、胡亂干預音樂方向、樂團內部衝突、唱片資金不平衡以及管理不善等問題,導致多數樂團在幾年間就解散消失,樂迷也失去信任與耐性[ 298] 。只剩下少數樂團能夠維持超過十年、存活在國外市場。包括螳螂和撒克遜在日本仍有市場、惡魔和東京刀鋒 轉到歐洲發展[ 299] 。其他樂團像是渡鴉[ 300] 、女子學院和死神與美國唱片公司簽約,試圖爭取美國市場的青睞,但全部都以失敗告終。
新浪潮中的鐵娘子注入流行旋律,而威豹更是完全改為流行音樂,然而它們都獲取了巨大且持久的成功。鐵娘子已經成為有史以來,商業上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重金屬樂團之一,他們後來甚至採取更技術性的風格。威豹則獲得更高的銷量和收入,朝向美國主流搖滾 市場發展。
鑽石頭是在2000年重聚的新浪潮樂團之一
由於網際網路 在90年代後期的興起,使樂迷和音樂人回憶起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盛世,並幫助他們燃起共同的音樂熱情。透過老黑膠唱片等收藏品的交易熱絡現象,以及樂迷期待見到經典樂團的現場演出,它經歷了輕微的復興,也使得90年代的樂團重新獲得關注和知名度[ 307] 。許多懷舊致敬樂團出現、舊專輯的重新發行、甚至是經過數位科技處理後的母帶重製版也上市發售,再度吸引媒體的關注。這也鼓勵了許多老樂團重聚,舉行久違的演出或在音樂節上登台露面。
根據麥克·米倫和線上音樂資料庫AllMusic 評論家愛德華·里瓦達維亞 的看法,合輯《重返1979年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可能是最重要的復興代表:「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中,有數以百計慘遭遺忘的樂團,這張合輯挖出久違的寶藏,並喚起世人的記憶。很難想像會有比它更周全和深思熟慮的精選,這是搖滾史上至關重要的一章」。這張合輯由金屬製品鼓手拉爾斯·烏爾里希 和傑夫·巴頓製作,共有30首新浪潮樂團的作品[ 310] ,發行後獲得極大的迴響。
1998年創刊的《經典搖滾 》雜誌,它的編輯群包括了傑夫·巴頓和眾多擁護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從業人員,並非常關注80年代的重金屬音樂[ 311] 。2000年後,許多老樂團重聚、錄製新專輯,並重新審視曾遭拋棄的音樂風格[ 312] 。這些復興的樂團包括鑽石頭、閃電戰和螳螂,他們不但發行高質量的新專輯,也開始出現在國際金屬音樂節和搖滾音樂節上,現今仍持續活動。
毒液 主唱兼貝斯手康納·蘭德 。毒液被認為是黑金屬和敲击金属的原型[ 313]
因傳統重金屬音樂的沉寂與停滯,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為了尋找突破點而爆發,成功復興了金屬樂的盛世。但是它也因為大量平庸的音樂人試圖跟進,以及當地媒體過度的炒作,而承受了嚴厲批評[ 314] 。批評者認為,他們的音樂像前幾年的重金屬一樣喧賓奪主,也沒有經典的搖滾作品[ 314] 。然而,新浪潮樂團和他們百花齊放的作品,為重金屬的成長提供了藍圖,後來引起了整個金屬樂界的效仿和拓展[ 316] 。新浪潮中各種碰撞的風格,現在已認為是最有關鍵影響力之一的突破,80年代各種風格相繼脫穎而出,到了90年代開始發展成熟,並更加多樣化[ 317] 。
在美國成為巨星的威豹,觸發了華麗金屬的成長[ 318] 。而天使女巫、女巫法器、魔影,尤其是毒液[ d] 的音樂、歌詞、封面藝術與表演風格,在歐洲和美國引發了黑金屬的拓展[ 319] 。摩托頭、鐵娘子、渡鴉、坦克、毒液和其他樂團被視為速度金屬和敲击金属的原型,它們融合了重金屬和龐克搖滾,整合特色的同時又放大音量、加快速度和侵略性的歌聲,將之發揚光大[ 320] 。其中鐵娘子獨特的雙吉他旋律,影響旋律死亡金屬 甚鉅。1982年左右開始,在北美、西德和巴西都各自形成獨特的敲击金属 - 東岸鞭金、灣區鞭金 、條頓鞭金 和巴西鞭金 。他們證實自己的音樂是傳承自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例如金屬製品的鼓手拉爾斯·烏爾里希,他是一位狂熱的新浪潮樂迷,熱衷於收藏新浪潮時代的專輯和紀念品。在他的影響下,金屬製品早期的演出歌單充滿了英國金屬樂團的翻唱曲[ 326] 。新浪潮甚至也影響了硬核龐克 和街頭龐克 的形成[ 327] 。
80年代早期,新浪潮也刺激了速度金屬 誕生,這個講究流暢技術和極高速的風格,不但影響到敲击金属,在未來十年內又影響了死亡金屬 、力量金屬 、旋律死亡金屬 和新古典金屬 。特別是對力量金屬的啟發最為顯著,例如德國的萬聖節,和美國的戰士幫 、毀滅大魔神、鐵處女 。
受新浪潮影響的北美樂團如鐵砧 、暴動 、扭曲姊妹 、戰士幫、鐵處女、棍棒 [ 335] 、惡徒 、屍羅 和刺激者 都受到英國樂迷的歡迎。在這種互惠環境下,戰士幫和鐵處女最初和英國的音樂聯合國唱片 簽約[ 339] 。扭曲姊妹在英國則受到摩托頭的力挺,他們之後在倫敦的祕密唱片 旗下順利發行首張專輯。
新浪潮的影響力也延伸到了日本,例如犬吠 、撼地神牛 、響度 和聖歌 ,他們還特別邀請英國音訊工程師製作早期的專輯[ 340] 。其中犬吠甚至直接搬到了英國發展活動。
新浪潮樂團在歐洲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並出現了許多效仿樂團。例如德國的容 、掘墓人 、罪人 和術士 [ 342] 。瑞典的EF樂團 。丹麥的仁慈命運 。比利時的殺手 和東哥德人 [ 345] 。荷蘭的照片 和博丁 [ 346] 。法國的信任 和夢魘 [ 347] 。以及西班牙的羅霍男爵 和地獄天使 [ 348] 。這些在1978年至1982年間成立的樂團,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到新浪潮的影響。有上百支金屬樂團與荷蘭的越野車唱片 、或比利時的陵墓唱片 簽約,這兩家歐陸獨立唱片公司發行了許多新浪潮樂團的作品[ 349] 。
第一波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樂團名單
第二波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樂團名單
這一波樂團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兇殘 、女子學院、侵略 、惡魔、媽寶 、拳、尋常女巫、撒旦 、死神 、毒液冒險波斯 、甜蜜兇殘 、閃電戰、捷豹和坦克
1981年後,引人注意的崛起樂團有:復仇者 、搖滾女神、泰森犬 、東京刀鋒 、激勵 、核動力和槍殺希特勒
最後值得注意的樂團是:塔可嬰 、鉻鉬鋼 、特雷迪加 和戰區
黑金屬 流派的名字取自毒液的1982年專輯《黑金屬 》
Barton, Geoff. If You Want Blood (and Flashbombs and Dry Ice and Confetti) You Got It. 聲響 . 1979-05-19: 第28–29頁 (英语) .
Barton, Geoff. Scrap Metal. 聲響. 1980-10-04: 第39頁 (英语) .
Barton, Geoff. The Night of the Demon. Kerrang! . No. 第3期. 1981-09-01: 第6–7頁 (英语) .
Barton, Geoff. Armed & Ready. Kerrang!. No. 第3期. 1981-09-01: 第12頁 (英语) .
Bayer, Gerd; et al. Heavy Metal Music in Britain . 英國 •薩里郡 •法納姆 : Ashgate出版 . 2009. ISBN 978-0-7546-6423-9 (英语) .
Bonutto, Dante. Male Orientated Rock . Kerrang!. No. 第47期. 1983-07-28 [2016-05-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
Bushell, Garry; Halfin, Ross. Iron Maiden – Running Free. 英國•倫敦 : Zomba Books . 1984. ISBN 978-0-946391-50-9 (英语) .
Charles, D. W. Captain Gillan. Kerrang!. No. 第6期. 1981-12-01: 第10頁、第12頁 (英语) .
Christe, Ian. 野獸之聲:重金屬完全甩頭史 . It Books (美國 •紐約州 •紐約 : 哈潑柯林斯 ). 2004. ISBN 978-0-380-81127-4 (英语) .
Considine, J. D. Metal Mania. 滾石 (雜誌) . No. 第591期. 1990-11-15: 第100–104頁 (英语) .
Corich, Robert M. The Collection (CD booklet). 女子學院 . 英格蘭 : Sanctuary唱片集團 (CMDD014). 1998 (英语) .
Crampton, Luke. Best Sellers of 1982. Kerrang!. No. 第32期. 1982-12-30: 第3頁 (英语) .
Daniels, Neil. The Story of Judas Priest: Defenders of the Faith . 美國•紐約州•紐約: Omnibus出版 . 2010. ISBN 978-1-84772-707-7 (英语) .
Decibel Hall of Fame – No. 74 -Mercyful Fate Melissa . Decibel . No. 第78期. 2011-04-01 [2014-05-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11-17) (英语) .
Duncombe, Stephen; Tremblay, Maxwell; et al. White Riot: Punk Rock and the Politics of Race . 英國•倫敦: 维索图书 . 2011-07-25. ISBN 978-1-84467-688-0 (英语) .
Dunn, Jeffrey. Kwotes of the Year. Kerrang!. No. 第32頁. 1982-12-30: 第13頁 (英语) . We don't do gigs, we do shows. It's fucking massive. If you stand at the front of the stage you're gonna get your head blown off!
Fouce, Héctor; del Val, Feràn. From el Rollo to Heavy Metal. Martinez, Sìlvia; Fouce, Héctor (编). Made in Spai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 美國•紐約州•紐約: 羅德里奇 . 2013. ISBN 978-0-203-12703-2 (英语) .
Fricke, David. Animal Instinct: The Def Leppard Story. 英國•倫敦: Zomba Books. 1987. ISBN 978-0-946391-55-4 (英语) .
Glasper, Ian. 燃燒大不列顛:1980–1984年英國龐克的歷史 . 英國•倫敦: Cherry Red Books. 2004-08-01. ISBN 978-1-901447-24-8 (英语) .
Hammonds, Steve. Exciter (PDF) . 金屬之力 . No. 創刊號. 1983-08-01: 第33頁 [2016-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7-04) (英语) .
Explosion Heavy en el Norte (JPG) . Heavy Rock. No. 第10期. 1982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1-17) (西班牙语) .
Hatch, David; Millward, Stephen. After the Flood. From Blues to Rock: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Pop Music . 英國·曼徹斯特 : 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 . 1987. ISBN 978-0-7190-1489-5 (英语) .
Iommi, Tony; Lammers, T. J. Bill goes to shits. Iron Man: My Journey through Heaven and Hell with Black Sabbath . 美國•麻薩諸塞州 •劍橋 : Da Capo出版 . 2011. ISBN 978-0-306-82054-0 (英语) .
Johnson, Howard. Warning from Tokyo. Kerrang!. No. 第42期. 1983-05-19: 第24–26頁 (英语) .
Johnson, Howard. Don't Fear the Reaper .... Kerrang!. No. 第65期. 1984-04-05: 第11頁 (英语) .
Johnson, Howard. The Big Read. Extra Kerrang!. No. 創刊號. 1984: 第38頁 (英语) .
Johnson, Howard. Hear No Evil. Kerrang!. No. 第132期. 1986-10-30: 第10–11頁 (英语) .
Johnson, Rick. Is Heavy Metal Dead? Last Drum Solo at the Power Chord Corral. Creem . Vol. 第2卷 no. 第5期. 1979-10-01 (英语) .
Kilmister, Ian ; Garza, Janiss. White Line Fever . 美國•紐約州•紐約: 西蒙與舒斯特 . 2004. ISBN 978-0-684-85868-5 (英语) .
Konow, David. Bang Your Head: The Rise and Fall of Heavy Metal . 美國•紐約州•紐約: Three Riverst出版 . 2003-01-02. ISBN 978-0-609-80732-3 (英语) .
Lane, Frederick S. The Decency Wars: The Campaign to Cleanse American Culture . 美國•紐約州•阿默斯特 : Prometheus Books . 2006. ISBN 978-1-59102-427-9 (英语) .
Ling, Dave. Interview with Gerry Bron. Classic Rock . No. 第9期. 1999-12-18 (英语) .
Macmillan, Malc. The N.W.O.B.H.M. Encyclopedia. Iron Pages Books 第3版 (德國 ·柏林 : I.P. Verlag Jeske/Mader GbR). 2012. ISBN 978-3-931624-16-3 (英语) .
Makowski, Pete. Back to Schooldays . 聲響. 1980-08-09.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7-27) (英语) .
McGee, Hal. Cause and Effect. James, Robin (编). Cassette Mythos. 美國•紐約州•紐約: Autonomedia . 1992-06-02. ISBN 978-0-936756-69-1 (英语) .
McIver, Joel. Justice for All: The Truth About Metallica 第2版. 英國·倫敦: Omnibus出版. 2006-01-09. ISBN 978-1-84449-828-4 (英语) .
McIver, Joel. The Bloody Reign of Slayer 第2版. 英國·倫敦: Omnibus出版. 2010-10-01. ISBN 978-1-84938-386-8 (英语) .
Millar, Robbi. The Dinosaur's Daughters . 聲響. 1980-03-01.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7-27) (英语) .
Miller, Paul. UK Dekay?. Mega Metal Kerrang!. No. 創刊號. 1986: 第30–31頁 (英语) .
Miller, Paul. The Men from Ungol. Mega Metal Kerrang!. No. 第4期. 1986: 第18–19頁 (英语) .
Miller, Paul. The Madder They Come .... Mega Metal Kerrang!. No. 第4期. 1986: 第29頁 (英语) .
Monsters of Rock (JPG) (新闻稿). Monsters of Rock . 1980-08-01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4) (英语) .
Monsters of Rock (JPG) (新闻稿). Monsters of Rock. 1987-08-01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0-19) (英语) .
Moynihan, Michael; Søderlind, Difdrik. [[:Lords of Chaos: The Bloody Rise of the Satanic Metal Underground|Lords of Chaos: The Bloody Rise of the Satanic Metal Underground]] . 美國·華盛頓州 ·湯森港 : Feral House . 1998. ISBN 978-0-922915-48-4 (英语) .
Mustaine, Dave; Layden, Joe. Lars and Me, or What Am I Getting Myself Into?. Mustaine – A Heavy Metal Memoire. 美國•紐約州•紐約: 哈潑柯林斯. 2010. ISBN 978-0-06-199703-7 (英语) .
Popoff, Martin. The Collector's Guide to Heavy Metal: Volume 2: The Eighties. Burlington加拿大 ·安大略 ·伯靈頓 : 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 . 2005-11-01. ISBN 978-1-894959-31-5 (英语) .
Popoff, Martin. The Big Book of Hair Metal: The Illustrated Oral History of Heavy Metal's Debauched Decade . 美國·明尼蘇達州 ·明尼亞波利斯 : Voyageur Press. 2014-08-15. ISBN 978-0-7603-4546-7 (英语) .
Reading Rock '80 (JPG) (新闻稿). 雷丁里茲音樂節 . 1980-08-05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20) (英语) .
Reading Rock '81 (GIF) (新闻稿). 雷丁里茲音樂節. 1981-08-03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4) (英语) .
Reading Rock '82 (JPG) (新闻稿). 雷丁里茲音樂節. 1982-08-07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0) (英语) .
Roland, Paul. The State of Independents. Extra Kerrang!. No. 創刊號. 1984: 第23頁、第24頁、第26頁、第46頁 (英语) .
Simmons, Sylvie. ' Lock Jaw. Mega Metal Kerrang!. No. 第4期. 1986: 第8–11頁 (英语) .
Sinclair, David. Only the Strong Survive. Kerrang!. No. 第65期. 1984-04-05: 第29頁 (英语) .
Smith, Richard. Will Heavy Metal Survive the Seventies?. 馬戲團雜誌 . No. 第181期. 1978-05-11 (英语) .
Thompson, Dave. Smoke on the Water: The Deep Purple Story . 加拿大·多倫多 : ECW出版 . 2004-08-06. ISBN 978-1-55022-618-8 (英语) .
Tucker, John. Suzie Smiled ... The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英國·施洛普郡 : Independent Music Press. 2006. ISBN 978-0-9549704-7-5 (英语) .
Waksman, Steve. This Ain't the Summer of Love: Conflict and Crossover in Heavy Metal and Punk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柏克萊 : 加州大學出版社 . 2009. ISBN 978-0-520-94388-9 (英语) .
Walser, Robert. 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 . 美國·康乃狄克州 ·米德爾敦 : 衛斯理大學 . 1993-05-15. ISBN 978-0-8195-6260-9 (英语) .
Watts, Chris. Once Bitten ... Twice Dry. Kerrang!. No. 第214期. 1988-11-19: 第28–29頁 (英语) .
Watts, Chris. Where Are They Now?. Kerrang!. No. 第423期. 1992-12-19: 第36–37頁 (英语) .
Weinstein, Deena. Heavy Metal: The Music and Its Culture . Da Capo出版. 2000. ISBN 978-0-306-80970-5 (英语) .
Welch, Chris. Black Sabbath. 英國•倫敦: Bobcat Books. 1988. ISBN 978-0-7119-1738-5 (英语) .
Zarnowitz, Victor; Moore, Geoffrey H. 1973–1976年的衰退和復甦.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Research,第4卷,第4期 (PDF) .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 . 1977年10月: 第1頁、第87頁 [2016-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08-15) (英语) .
Anon. 鐵娘子和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紀錄片). 英國·新莫爾登 : Prism Films. 2008-06-10. ASIN B0016GLZ4M (英语) .
Dunn, Sam; McFadyen, Scot; Wise, Jessica Joy. 重金屬之旅 (紀錄片). 加拿大·蒙特婁 : Seville Pictures. 2005. ASIN B000EGEJIY (英语) .
Dunn, Sam; McFadyen, Scot.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金屬進化:重金屬音樂發展史 (紀錄片). 加拿大·多倫多: Banger Films . 2011-12-10. ASIN B007GFYC0Q (英语) .
Kirkby, Tim. 經典專輯:鐵娘子 - 獸名數目 (紀錄片). 英國•倫敦: Isis Productions / Eagle Vision . 2001-11-26. ASIN B00005QJIA (英语) .
Matthews, Amos. 鐵娘子的歷史 - 第一部分:初期 (紀錄片). 英國•倫敦: EMI集團 . 2004-11-08. ASIN B0006B29Z2 (英语) .
British Punk . AllMusic . [2015-06-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3) (英语) .
Def Leppard – High 'N' Dry awards . AllMusic.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8-26) (英语) .
Iron Maiden - The Number of the Beast awards . AllMusic. [2016-03-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8) (英语) .
Le Griffe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5) (英语) .
Mammoth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5) (英语) .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 AllMusic. [2015-07-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5) (英语) .
Power metal . AllMusic. [2015-07-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4) (英语) .
Shiva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5) (英语) .
Shy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20) (英语) .
Speed/Thrash Metal . AllMusic. [2015-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2) (英语) .
Spide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4-26) (英语) .
Wrathchild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26) (英语) .
Alice's Restaurant . AMFM.org.uk. [2015-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5-21) (英语) .
Barton, Geoff. HM Soundhouse Special Features: The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 HMsoundhouse.com. 2005-08-16 [2015-03-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11-17) (英语) .
1974 Feb: Hung parliament looms .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 . 2005-04-05 [2016-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1974 Oct: Wilson makes it four .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 2005-04-05 [2016-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Keeping It Peel – Peel Sessions . 英國廣播公司 . [2005-04-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5-11-10) (英语) .
The Old Grey Whistle Test: BBC Two England, 1982-04-08 . Genome Beta. 英國廣播公司.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6-01) (英语) .
Bowar, Chad. What Is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 Heavy Metal 101. About.com . [2015-03-3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6-01-27) (英语) .
Future hires ex-Kerrang! editor in Classic Rock overhaul . Brand Republic. Haymarket傳媒集團 . 2004-09-17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19) (英语) .
DeFeis, David. Virgin Steele Official Biography . virgin-steele.com. [2015-05-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4-07) (英语) .
Nicko McBrain Biography、Videos & Pictures . Drum Lessons.com.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3-24)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Anthrax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1-13)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Curtis Knigh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5-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0-01)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Def Leppard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5-14)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Led Zeppeli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2-10)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Megadeth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8-01) (英语)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Metallica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8-06) (英语) .
Falckenbach, Alfie. Mausoleum: The story behind the legendary heavy metal label. Part I (1982–1986) . Music-Avenue.net. 2002-03-13 [2015-03-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1-17) (英语) .
Freeman, Phil. Hell – Human Remains review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8-25) (英语) .
The Soundhouse Story part 1 . HMsoundhouse.com. [2015-07-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12-14) (英语) .
The Soundhouse Story part 2 . HMsoundhouse.com. [2015-07-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
Huey, Steve. Savatage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0-05) (英语) .
Huey, Steve. Slaye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1-06) (英语) .
Infodisc.fr Note: You must select Iron Maiden . Infodisc.fr.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4-14) (英语) .
Infodisc.fr Note: You must select Saxon . Infodisc.fr.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6-12) (英语) .
Johansson, Henrik; Grain, Rob; Aylmer, Chris; Samson, Paul. The Story of Samson . Book of Hours.net.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10-09) (英语) .
Marsicano, Dan. What Is Power Metal? . Heavy Metal 101. About.com. [2015-07-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4-25) (英语) .
2007-07-15, Olympic Stadium, Helsinki, FIN . LiveMetallica.com. Metallica Official Website.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1-16) (英语) .
Kerrang! Iron Maiden Tribute Album . Metallica Official Website. 2008-06-25 [2015-03-3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6-28) (英语) .
Mitchell, Ben. Inside the World of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 君子雜誌 . 2014-04-13 [2015-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7) (英语) .
Monger, James Christopher. Manowa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1-10) (英语) .
Noble, Colin. Colin Noble: ARfm – Our Presenters – Unsigned Show / Sunday Morning Show . ARfm. [2015-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18) (英语) .
Norton, Justin M. Grave Digger Interview . About.com. 2010 [2015-04-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05) (英语) .
AC/DC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2-25) (英语) .
Bad Company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3-19) (英语) .
Black Sabbath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26) (英语) .
Blue Oyster Cult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4-22) (英语) .
Budgie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Def Leppard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8-20) (英语) .
Girlschool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Hawkwind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4) (英语) .
Iron Maiden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3-04) (英语) .
Judas Priest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8-16).
Kiss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Michael Schenker Group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Motorhead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3-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Nazareth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Queen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2-25) (英语) .
Rainbow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Rush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Saxon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3) (英语) .
Scorpions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2) (英语) .
Status Quo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23) (英语) .
Official Albums Chart Results Matching: The Number Of The Beast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5-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4) (英语) .
Thin Lizzy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26) (英语) .
Tygers of Pan Tang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7-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 (英语) .
UFO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04) (英语) .
Whitesnake –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2-27) (英语) .
Picture Biography . Picture Official Website. [2016-03-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11-17) (英语) .
Prato, Greg. Lemmy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8-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8-15) (英语) .
When Dinosaurs Roamed The Earth ... . Punk77.co.uk. [2015-05-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2-01-05) (英语) .
Roadshow: The Early Years . Radio Rewind.co.uk. [2016-03-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10-03) (英语) .
RIAA Searchable Database: search for "Pyromania" . 美國唱片業協會 . [2015-06-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Reesman, Bryan. Virgin Steele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9-14) (英语) .
Bodine Biography . Regular Rocker.nl.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6-14)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Angel Witch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1-19)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Atomkraft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7-2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A II Z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1-2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Black Rose – Boys Will Be Boys review . AllMusic. [2015-03-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0-06)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Blitzkrieg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2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Dedringe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1)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Demo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24)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EF Band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1-1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Ethel the Frog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2-22)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Gaski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1-04)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Girl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2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Grim Reape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9-01)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Handsome Beasts Biography . AllMusic. 2006-08-20 [2012-06-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2-21)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Hellio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7-23)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Hellowee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8-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7-31)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Jagua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03)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Kille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5-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2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More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3-0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 '79 Revisited review . AllMusic. [2015-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2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Ostrogoth Biography . AllMusic. [2016-05-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03)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Pagan Altar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Praying Mantis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2).
Rivadavia, Eduardo. The Rods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11-2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Sarace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Saxo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7-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4-13)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Tank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6-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3-04)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Tygers of Pan Tang – Wild Cat review . AllMusic. [2015-06-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17)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Vardis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5)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White Spirit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4) (英语) .
Rivadavia, Eduardo. Witchfynde biography . AllMusic. [2012-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5) (英语) .
About Roadrunner Records . Roadrunner Records . [2015-08-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10) (英语) .
This Is Spinal Tap . 爛番茄 .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22) (英语) .
Metal Update Interview with Jesper Strömblad . Metalupdate.com. 1999-11-19 [2010-08-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5-04) (英语) .
Sharpe-Young, Garry. Judas Priest . MusicMight . [2015-04-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13) (英语) .
Sharpe-Young, Garry. Saxon . MusicMight. 2009 [2015-06-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17) (英语) .
Sharpe-Young, Garry. UFO . MusicMight. [2015-04-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4-07) (英语) .
Shore, Robert. NWOBHM: 30 Years On . Planetrock.com. 2009-01-07 [2015-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 (英语) .
Stein, Lior. Yves Campion (Nightmare) interview . Metal Express Radio. 2010-04-09 [2010-04-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7-18) (英语) .
Iron Maiden – Killers (Album) . Swedishcharts.com.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Saxon – Denim and Leather (Album) . Swedishcharts.com. [2015-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Tour History . Thin Lizzy Guide.com. [2015-07-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02) (英语) .
van Poorten, Toine. Back to the Past (15) : Rock Goddess . Metal Maidens.com. 2008-04-07 [2016-03-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2-03-19) (英语) .
Vaughan, Andrew. Metal Muthas: How the NWOBHM Got its Start . Gibson.com. 吉普森 . 2010-06-09 [2016-04-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31) (英语) .
Weber, Barry. Iron Maiden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03-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7-29) (英语) .
Weston Thomas, Pauline. 1970s Punk Fashion History Development . Fashion Era.com. [2015-04-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4-04-10) (英语) .
Wilkinson, Roy. And the bands played on ... and on ... . 衛報 . 2009-01-02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英语) .
Yabroff, Jennie. " Spinal Tap" and Its Influence . 新聞週刊 . 2009-04-11 [2016-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9-12) (英语) .
Hit & Run TOTP - Girlschool . YouTube . 2006-12-30 [2015-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7) (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