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艦本式タービ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翔鹤号航空母舰
1944年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人力、物力的差距开始显现,日本海军形势日益趨於被动。19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6月19日在對美國航
艦
部隊發動航空總攻擊後,被美军棘鰭號潛
艦
所發射的4枚鱼雷同时命中,导致航空燃料气体充满
舰
内。
舰
上的损管人员采取了向左舷注水平衡等抢救措施,14时1分,航空燃料气体引发起火爆炸沉没。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翔鹤号航空母舰
高雄號重巡洋艦
高雄(たかお/たかを)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略称为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一等巡洋艦高雄型1號
艦
。 日本的軍艦曾多次以「高雄」作為
艦
名,當中有於江戶時代隸屬於秋田藩的蒸汽船「高雄丸(第二回天丸)(:第二回天)」,及後則有4艘為隸屬於日本海軍 。這4艘分別為於英國建造的運輸
艦
「高雄丸 (日本海軍)(:高雄丸 (日本海軍))」、第一艘日本國產巡洋艦「高雄(:高雄
占守级海防舰
舰
对其原始设计进行了各种改良,耗费了大量时间。 为实现远洋护渔所需的长航程,甲型海防
舰
选择柴油机而非日本海军传统的
舰
本
式
蒸汽轮机(日语:
艦
本
式
タービン
)作为动力装置。相比蒸汽轮机等外燃机,柴油机这种内燃机具备功率大、油耗低、启动快等优点;且
艦
93式反艦飛彈
九三
式
反
艦
飛彈(日文:93
式
空対
艦
誘導弾,ASM-2)為日本開發的空射反
艦
飛彈,目前為航空自衛隊的對
艦
主力武器。 防卫省与三菱重工的技术研究本部於1984年起進行取代ASM-1反
艦
飛彈的研究,開發過程中有沿用88
式
陸基反
艦
飛彈開發的相關技術,1988年將研究計畫轉移至三菱重工業,飛彈核心的紅外線尋
比叡號戰艦
艦
種更改。 軍艦 比叡是金剛型戰艦2號
艦
。在計劃階段原是裝甲巡洋艦,但得到在英國建造的金剛型巡洋戰艦1號
艦
「金剛」的技術後,便開始在日本建造。最後以巡洋戰艦身分完成,但後因改造而將
艦
種改成戰艦。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並踏入海軍假日後,「比叡」終因倫敦裁軍條約而被撤去武装與装甲,並當作練習
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