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舢舨或稱三舨,是一種源自中國南方傳統水上運輸交通工具,為平底的木船,又流傳至其他華人聚居地及琉球。舢舨不適合遠洋航行,因為它經不起大風大浪的環境。所以中國廣東俗語所說:「舢舨充炮艇」。早年的小舢舨長約六呎用搖櫓行駛,近年改用玻璃纖維造艇身和馬達行駛。

舢舨原稱三板,原意是只由三塊木板組成的簡單船隻[1][2]。舢舨常見於東亞平民化的漁民地區,例如台灣、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等地的漁村。後來流傳至琉球,在當地變成琉球式舢舨,又稱鱶舟。
参见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