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小南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鎮南門,又稱臺灣府城小南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設置14座城門之一,已在大正六年(1917年)因市區改建遭到拆除。
清雍正三年(1725年),臺灣府建城並開始修築木柵,築城門七座,小南門建於1725年,早期是通往鳳山及高雄的要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事平之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為三合土,小南門則修建甕城以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
光緒21年(1895年)因台灣民主國事件,當劉永福棄守台南城內渡清國廈門,府城士紳懇請巴克禮(Thomas Barclay)牧師及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向乃木希典將軍求和。巴克禮牧師即是引導日軍由小南門入城,使得日軍不流血和平進駐台南府城,保全了府城人免受戰禍。[1][2][3]1917年,小南門因政府發布市區改正計畫而遭到拆除。
大正六年(1917年)小南門拆除後,其門額部分曾流落至台南縣仁德鄉(今台南市仁德區),後則捐贈至成功大學,現在門額則收藏於成功大學歷史文物館外側,並未有文化資產之古物身份。 至今,小南門旁還有現今部分城牆留在台南女中,長66公尺,高5公尺。小南門遺址則在台南大學附小裡,位於開山路附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