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拼音耶鲁拼音(英語:Yale Romanization)是由耶鲁大学开发用以将四种东亚语言(汉语普通話、粤语、朝鲜语以及日语)拼音化的文字系统。汉语耶鲁拼音是在二战期间为方便在当地作战的美军士兵而开发的。 漢語耶魯拼音是金守拙(George Kennedy)在1943年開發的拼音系統,最初用於培訓赴中國對日作戰的美軍。
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粵拼表示聲調的數字不用上標,而教院拼音表示聲調的數字預設要上標。高陰入、低陰入、陽入聲三個聲調,粵拼用 1、3、6,教院拼音用 7、8、9。 大多數粵語音素,粵拼與耶魯粵語拼音用同一拉丁字母表示。例外的有: 粵拼用 eo 和 oe 表示 /ɵ/ 和 /œː/,而耶魯拼音則用 eu 同時表示這兩個元音。
威妥瑪拼音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語:Wade–Giles),習慣稱作威式拼音、韋傑士羅馬拼音(簡稱韋氏拼音),是用羅馬拼音拼寫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發明後主要用於拼寫現代標準漢語。其由19世紀中葉(清朝)英國人威妥瑪建立,翟理斯编写的《华英字典》(1892年)标志着它的完成。
通用拼音通用拼音(Tong-yòng Pin-yin)是源自臺灣的拉丁字母漢語標音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也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漢語拉丁化拼音
郵政式拼音Peking(北京;威妥玛拼音:Pei-ching) Chungking(重慶;威妥瑪拼音:Chung-chʻing) Nanking(南京;威妥瑪拼音:Nan-ching) Tientsin(天津;威妥玛拼音:T'ien-chin) Tsinan(济南;威妥玛拼音:Chi-nan) 威妥玛拼音的u在邮政式拼音是w,除非u在该音节裡係唯一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