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老河口教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主教老河口教區(拉丁語:Dioecesis Laohocheuvensis)是羅馬天主教在中國湖北省西南部設立的一個教區,屬於漢口教省。[1][2]
概況
1946年4月11日,聖座在中國設立聖統制,老河口宗座代牧區升格為老河口教區,屬於湖北教省。
1950年,老河口教區信徒人數為20,445人、14個堂區、27位司鐸、6位修士和46位修女。教座位於湖北省老河口市。教區自費樂理主教於1966年3月10日去世後,一直處於教座出缺狀態至今。
歷史
1870年9月11日,聖座將湖北宗座代牧區一分為三,設立湖北東境宗座代牧區、湖北西南境宗座代牧區和湖北西北境宗座代牧區。宗座代牧區由義大利籍方濟會會士負責管理,且畢理主教出任首任宗座代牧。[3]
1889年秋爆發義和團運動,1900年7月8日襄陽縣鄉民聲稱教會殺害兒童,與信友在教堂外發生糾紛。襄陽縣總鐸畢世修神父到襄陽縣衙門尋求幫助。但縣令李祖蔭無法平息事件,反而更觸發民變。鄉民相繼搗毀襄陽縣和黃龍檔的教堂,畢世修神父在李祖蔭的勸説下,暫避漢口。1901年,清朝政府敗於八國聯軍,並相方簽訂辛丑條約,同年,法國駐漢口領事委託安襄鄖荊兵備道與湖北西北宗座代牧區簽訂《湖北襄陽議結天主教案合同》,要求政府保護信友、神父及教堂,緝拿民變的鄉民,相關官員撤職查辦。畢世修神父也回到襄陽教堂繼續傳教。
1924年12月3日,宗座代牧區以教座所在地老河口市更名為老河口宗座代牧區,恩禮奇主教出任首任宗座代牧。1930年10月18日,恩禮奇主教因病榮休,並在穀城縣茶園溝修院休養。1931年5月,恩主教被中共工農紅軍逮捕,直到9月才因病情惡化而被釋放。[4]
1946年4月11日,聖座在中國設立聖統制,老河口宗座代牧區升格為老河口教區,屬於漢口教省。費樂理主教留任成為首任老河口教區正權主教。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地區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開始針對天主教進行宗教迫害及打壓,教會已經無法正常功能。1952年4月,中國政府以「策劃和組織反革命武裝暴亂」罪名拘捕費樂禮主教及副主教范濟黎神父。後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關押在武昌獄中。[5]費主教刑滿後被驅逐出境,經香港返回意大利。
1966年至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所有宗教活動停止。
2000年,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未經聖座准許,擅自將漢口教省的老河口教區、襄陽教區及被擅自升格的隨州教區合併,重組成立襄樊教區。
2002年8月22日,老河口教區有3位修女發終身聖願,而較早前亦有7位修女復發聖願。[6]
歷任主教
- 費樂理主教, O.F.M.(1946年4月11日-1966年3月10日):意大利籍
- 教座出缺(1966年-現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