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纳撒尼尔·韦斯特英文Nathanael West,1903年10月17日—1940年12月22日)本名纳森·温斯坦英文Nathan Weinstein),美国作家编剧,他出生於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双亲均为来自立陶宛的犹太移民。1930年开始创作,1932年帮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编辑《联系》杂志,1933年起为好莱坞写剧本。1940年死于车祸[1]

事实速览 纳撒尼尔·韦斯特, 出生 ...
纳撒尼尔·韦斯特
Thumb
納撒尼爾·韋斯特
出生Nathan von Wallenstein Weinstein
(1903-10-17)1903年10月17日
纽约
逝世1940年12月22日(1940歲—12—22)(37歲)
加利福尼亚州埃尔森特罗
職業小说家、编剧
語言英语
國籍美国
民族犹太人
公民權美国
母校布朗大学
代表作寂寞芳心小姐》、《蝗灾之日
配偶艾琳·麦肯尼(1940年)
关闭

生平

韦斯特的父亲马克斯·温斯坦属于中上阶层,为避沙皇征兵而移民美国,很快凭借建筑承包致富。韦斯特母亲是贵族。韦斯特从小学会了德语,与许多艺术家都有交往。十岁他就开始读托尔斯泰的作品。韦斯特不喜欢上学,乐于跟好友漫游纽约,常去中央公园。1926年,他按霍勒斯·格里利的建议将名字改为纳撒内尔·韦斯特,决心成为作家。家境富裕的韦斯特在纽约市西北部富人区长大,先后就读与德·威特·克林顿中学塔夫茨大学,后来辍学。后进罗得岛州布朗大学学习哲学。大学时韦斯特接触了艾兹拉·庞德T·S·艾略特乔伊斯格特鲁德·斯泰因詹姆斯·布兰奇·卡贝尔的作品。1924年大学毕业后赴巴黎,成为“流放者”的一员。[2]

韦斯特在巴黎呆了两年,由于父亲的行业不景气无法负担他的生活费而只得回国。巴黎的经历让他浸染了天主教神秘主义和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回国后他在父亲手下干了一段时间,1927年成为一家旅馆的助理经理,1928年成为苏顿旅馆经理,结识了欧斯金·考德威尔詹姆斯·托·法雷尔等作家。[3]

1931年他在卡洛斯·威廉斯帮助下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同年离开旅馆业,开始写作《寂寞芳心小姐》,1933年出版。1923-1933年任《联系》和《美国史料》编辑。1933年在20世纪福克斯上了几个月班,1935年重回好莱坞写剧本。1935年发起“全美作家代表大会”,与考德威尔、法雷尔、马尔科姆·考利等人一起声援左翼阵营。次年11月在旧金山参加美国西部作家大会,发表《造成大众神经错乱的人们》的演讲,西班牙内战中支持共和政府,曾因参加纠察队而被拘留。1939年出版了第四部长篇《蝗灾之日》。

1940年4月与艾琳·麦肯尼结婚,并投奔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2月夫妇二人从墨西哥度假归来,遭车祸遇难。[4]

Remove ads

创作

第一部小说《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中,韦斯特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法。他喜欢在小说里描写变化,斯奈尔面前不断变幻的形体真实的再现出他的梦境。他第一次见到迈克吉妮小姐时,她是个苗条小姑娘,当他抱住她后,感到她像花呢衣服,睁开眼睛后她又变成一个中年妇女。故事结尾迈克吉妮变了回来,眼睛却仍属于那个中年妇女。[5]

韦斯特有着基督情结,将基督教信仰与性爱暴力融合在一起。当寂寞芳心小姐与人谈情说爱时,竟然将基督教与方尖碑形物体相联系,说它好像男性生殖器。另外他还将基督教与海、蛇、鱼等形象相联系,暗指人的性本能[6]小说传达了大萧条时期纽约下层人民的无助与无望。[7]

《蝗灾之日》中预先安排好莱坞晚会、梦想家们住的便宜而宽敞的房子、用赛璐璐做成的武器进行的战斗、葬礼等场景,人物通过这些形象与主题相连,组织结构的技法较之前的作品有了发展。[8]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