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藝文志》始見於班固《漢書》,刪定劉歆《七略》而成,為後代正史「藝文志」之始祖。是史傳書籍開創「九流十家」之祖,「九流十家」一詞便出自《漢書藝文志略序》。
刘歆《七略》本是增补其父刘向《别录》而来,其中记载了许多失传先秦古籍的纲要。《艺文志》紧随刘向刘歆父子创立的书目系统,例外很少。总序称:
“ |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 ” |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
刘歆划出第七略《輯略》记录自己写的书。班固在引用刘歆《七略》时,重新用回刘向的《六略》系统,并重新将刘歆的作品依六个类别分类。另外,班固还给《七略》诞生后(?-23)、《汉书》撰写前(?-92)的其他作品重加标题,其中也包括班固自己的作品。
相較於《史記》,《漢書》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四個志目。其中《漢書·藝文志》以《七略》“六分法”方式,“删其要,以备篇籍”,記載自先秦到西漢學術發展的狀況,分類記錄當時存世的典籍,共6略38类,计著录596家、13269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例如“九流十家”的稱呼及其派流,即出自於《漢書·藝文志》。二十六史中,之後大部份正史均有《藝文志》或《經籍志》,例如《旧唐书》有《经籍志》,《新唐书》則改為《艺文志》,但並非每一部史書都有,如《新元史》沒有。
《隋書》則有《經籍志》,《隋書·經籍志》總序曰:“魏氏代漢,採掇遺亡,藏在秘書中外三閣。魏秘書郎鄭默,始制中經”。《隋書·經籍志》則是第一位把經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四十類,另附佛、道兩類典籍,有总序、小序,也有小注,与《汉书·艺文志》相仿。一直到清代編《四庫全書》仍以四部沿用。《隋書·經籍志》的成就在於對魏晉南北朝史學發展首次給予全面總結。《舊唐書·經籍志》將訓詁書、文字書、音韻書、書法書等圖書著錄,又將錢譜、竹譜從史部《譜牒類》中移除並劃歸至子部。
略 | 種 | 家 | 篇/卷 |
---|---|---|---|
六藝略 | 9 | 103 | 3,123 |
諸子略 | 10 | 189 | 4,324 |
詩賦略 | 5 | 106 | 1,318 |
兵書略 | 4 | 53 | 833 |
術數略 | 6 | 190 | 2,528 |
方技略 | 4 | 36 | 868 |
宋代王应麟作《汉书艺文志考证》十卷,对三百八十多种图书进行了详细考订,“所考证者,汉书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邓析子非子产所杀、庄忽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逄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又收未录之书二十七种,“《易》類增《連山》、《歸藏》、《子夏易傳》;《詩》類增《元王詩》;《禮》類增《大戴禮》、《小戴禮》、《王制》、《漢儀》;《樂》類增《樂經》、《樂元語》;《春秋類》增《冥氏春秋》;道家增《老子指歸》、《素王妙論》;法家增《漢律》、《漢令》;縱橫家增《鬼谷子》;天文增《夏氏日月傳》、《甘氏歲星經》、《石氏星經》、《巫咸五星占》、《周髀》、《星傳》……”[1][2],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汉书艺文志》的学术著作[3]。王应麟認為《汉书·艺文志》中将于长《天下忠臣》归入“阴阳家”是不恰當的[4],又考定皇甫谧所云《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之《汤液经法》[5]。又如:“老子指归[6]不著录隋志:十一卷,严遵撰。列子释文云:遵,字君平,作指归十四篇,演解五千文。”
清人姚振宗又作《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补书三十四种。
王鸣盛评价《汉书·艺文志》時,引金榜语:“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7]
胡適評《藝文志略序》時評,班固為文太過主觀,不夠客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