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絕命患者》(英语:The Inpatient,又译作「病號」)是由Supermassive Games開發並由索尼互動娛樂發行在PlayStation 4平台(同時支援PlayStation VR)上的心理學恐懼遊戲,於2018年1月23日和24日分別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發售。本作為2015年發售的遊戲《直到黎明》的前傳,故事背景設在原作的60年前。
《絕命患者》是一款第一人稱的生存恐怖遊戲。玩家操縱著一位住進黑木療養院(Blackwood Sanatorium),期望尋回失去記憶的失憶症病患。若玩家使用PlayStation VR遊玩《絕命患者》的話就可看見玩家角色的身體,而非玩家角色則會通過辨別聲音做出反應。遊戲故事的結果完全取決於玩家作出的決定,即前作《直到黎明》的蝴蝶效應系統[1][2]。
《絕命患者》使用的引擎為虛幻引擎4[3],且由Supermassive Games開發[4]。遊戲本身是《直到黎明》的前傳,背景設在後傳故事60年前的黑木療養院,尼克·鮑溫(Nik Bowen)、拉里·費森登和格雷厄姆·雷茲尼克(Graham Reznick)亦再次擔任總監和編劇。為了讓玩家潛意識地喜歡上《絕命患者》的故事,Supermassive Games在遊戲中加入了心理學恐懼元素,其中包括利用3D雙聲道音頻渲染來補充視覺效果[2]。
索尼互動娛樂在E3 2017公佈《絕命患者》的一系列資訊,包括預告片、北美於2017年11月21日[5]和歐洲於同年11月22日[6]發行、PS4獨佔和支援PlayStation VR的情報等[7]。後來Supermassive Games宣佈遊戲會分別順延至2018年1月23日和1月24日發行[8][9]。
评价 | ||||||||||||||||||
---|---|---|---|---|---|---|---|---|---|---|---|---|---|---|---|---|---|---|
|
《絕命患者》在發行後收到的評價兩極。在Metacritic上,該作根據55條評論,僅獲得59/100分,屬「好壞參半」類別[10]。 大部分評論都認為遊戲有著良好的品質和氛圍,但同時其緩慢的遊戲節奏和玩法缺乏多樣性亦是批評的重點。
Destructoid的喬丹·德沃雷(Jordan Devore)給予《絕命患者》6.5/10分,雖然他樂在其中,但他認為遊戲僅略高於平均水平並不至於令人討厭,喜愛恐怖題材的玩家能夠稍微地陷入其中,然而少數的人可能無法被滿足[11]。《Game Informer》的埃莉絲·法維斯(Elise Favis)打出與前者相同的6.5/10分,她表示儘管其解開了一些《直到黎明》的謎,但該VR前傳缺乏良好的角色故事和有作用的恐怖元素,即使諸如數以千計的蟲子爬過牆壁的聲音為遊戲增添了不少恐怖感,但無助使貧瘠無味的故事變得有趣[12]。GameSpot的賈斯汀·克拉克(Justin Clark)總體上喜歡《絕命患者》這部作品,評出8/10的高分,他認為遊戲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壓迫感、細膩的嚇人場景和對智力衰退的迷人描述,但與此同時其略顯緩慢的進程亦影響了對遊戲的沉浸感[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