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公共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粉嶺公共圖書館

粉嶺公共圖書館(英語:Fanling Public Library)是由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管理的分區圖書館,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聯和墟市政大廈2樓,於2003年1月正式運作[1],取代原址位處粉嶺祥華邨祥樂樓地下的小型公共圖書館。現址佔地2200平方米,除了包括原有的成人圖書館、兒童圖書館、參考圖書館及報刊閱覽室外,另外增設多媒體圖書館、電腦資訊中心、推廣活動室及學生自修室,以及在成人圖書館開闢一角作為容許有限度飲食的咖啡閣。

粉嶺公共圖書館
兒童圖書館以海洋為主題
報刊閱覽室
兒童圖書館外設唱碟欣賞區
成人圖書館通道
粉嶺公共圖書館地面入口

2008年起,政府建立香港政府WiFi通,本館亦為熱點之一[2]。2014年6月增設北區文化及歷史資源角。

歷史

據2003年《成報》報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認為粉嶺北區因為已有約30萬人口,因此原本服務區內居民的祥華邨公共圖書館(面積約300平方米)已不足以應付需求,所以建立面積約2,200平方米的粉嶺公共圖書館[3]。同年1月6日啟用[4]。同月祥華邨公共圖書館停止運作,結果引來潘忠賢、黃成智、陳興福等北區區議員不滿,指康文署在沒有詢問當區居民及區議會的情況下,自行停運祥華邨公共圖書館。康文署回應指這一安排是根據前區域市政局的意向而作出的[5]。「聯和墟體育館及粉嶺公共圖書館」整座建築則於3月22日正式啟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王倩儀建築署署長余熾鏗、北區區議會主席彭鏗然、信和置業執行董事楊柏軒於當日主持開幕禮[6]

設施及服務

粉嶺公共圖書館在啟用時分為成人圖書館、兒童圖書館、報刊閱覽室等區域,藏有約12萬本書籍、6,000多份實體多媒體資料、參考書籍4,400多本[4]。當中兒童圖書館由葉小卡設計,他由於認為香港其他圖書館的設計「一式一樣」,於是便在該區域採用「七彩波浪長椅」,加添更多親切感[7]

評價

2003年,荷蘭《Frame Magazine》讚揚粉嶺公共圖書館為「當代七個優秀設計的公共圖書館之一」[8]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