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The 76th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是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以茲獎勵2022年電影的獎項,並由EE電信冠名贊助。第一輪投票截至2022年12月30日,於2023年1月6日公佈長名單[1][2]。第二輪投票截至1月13日[1],於1月17日公佈新星獎入圍名單[3],1月19日由海莉·阿特维尔與托西布·吉莫公佈全獎項入圍名單[4][5][6]。1月20日至2月14日進行最終輪投票,預計於2月19日舉行頒獎典禮[1][4]。
事实速览 第7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日期 ...
关闭
自本屆起,典禮移師至南岸中心皇家節日音樂廳舉行[2][7],於晚間7點開始由BBC One與BBC iPlayer轉播[4],美國、加拿大、澳洲、南非、丹麥、瑞典、芬蘭、挪威等地則由BritBox線上轉播[8]。典禮由理查·E·格蘭特主持、艾莉森·漢蒙負責採訪,薇多·霍普與阿里·普朗伯(Ali Plumb)則共同主持紅毯[9]。
Netflix以21項提名位居首位,其發行的德語戰爭片《西線無戰事》獲得14項提名,與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並列英國電影學院獎史上,獲得最多提名數的非英語電影;同時亦是英國電影學院重新引入長名單以來,入選最多獎項(15項)的電影,該片最終贏得7項獎座[5][6][10][11]。由探照燈影業發行的《伊尼舍林的女妖》以及由A24發行的《媽的多重宇宙》均以10項提名居次,《貓王艾維斯》則以9項提名位居第3[5][6];《伊尼舍林的女妖》與《貓王艾維斯》最終均斬獲4項獎座,《媽的多重宇宙》僅獲得1項獎座[10][11]。A24憑藉《媽的多重宇宙》與《我的鯨魚老爸》共獲14項提名,探照燈影業憑藉《伊尼舍林的女妖》、《光影帝國》與《看你往哪跑》同樣獲得14項提名[6]。
共有44部電影獲得提名;在24名表演獎入圍者中,有14名演員是首次獲得提名;6部角逐最佳導演的電影中,有5名導演(4部電影)是首次入圍[5]。終身成就獎得主珊蒂·鮑威爾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服裝設計師[12][13]。
- 《西線無戰事》-梅爾特·古納特(Malte Grunert)
|
- 《伊尼舍林的女妖》-馬丁·麥多納、葛罕·布洛班特、彼特·徹寧
- 《日麗》-夏洛特·威爾斯
- 《布萊恩與查爾斯》-吉姆·阿徹(Jim Archer)、魯伯特·馬讓帝(Rupert Majendie)、大衛·厄爾、克里斯·海沃德(Chris Hayward)
- 《光影帝國》-山姆·曼德斯、琵琶·哈里斯
-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蘇菲·海德、黛比·格雷(Debbie Gray)、阿卓利安·波利陶斯基、凱蒂·布蘭德
- 《倫敦生之慾》-奧利佛·艾爾曼紐斯、伊莉莎白·卡爾森、史蒂芬·伍利、石黑一雄
- 《瑪蒂達:音樂劇》-麥修·沃切斯、蒂姆·貝文、艾瑞克·費納、喬·芬恩(Jon Finn)、盧克·凱利(Luke Kelly)、丹尼斯·凱利
- 《看你往哪跑》-湯姆·喬治、吉娜·卡特(Gina Carter)、達米安·瓊斯、馬克·查普爾
- 《泳出新生》-莎拉·埃爾·侯賽尼、傑克·索恩
- 《禁食疑案》-賽巴斯蒂安·雷里奧、艾德·基尼、茱麗葉·豪威爾(Juliette Howell)、安德魯·洛(Andrew Lowe)、泰莎·羅斯、愛麗絲·伯奇、艾瑪·多諾霍
|
傑出英國編劇、導演、製作人處女作
- 《日麗》-夏洛特·威爾斯(編劇/導演)
- 《藍色的你》-喬治亞·歐克利(Georgia Oakley;編劇/導演)、海倫·西弗烈(Hélène Sifre;製作人)
- 《电磁过敏》(Electric Malady)-瑪莉·利登(Marie Lidén;導演)
-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凱蒂·布蘭德(編劇)
- 《反抗灭绝》(Rebellion)-艾琳娜·桑切斯·貝洛特(Elena Sánchez Bellot;導演)、麥雅·肯沃西(Maia Kenworthy;導演)
|
|
最佳紀錄片
- 《納瓦尼事件簿》-丹尼爾·羅赫、黛安·貝克(Diane Becker)、夏恩·鮑里斯(Shane Boris)、梅蘭妮·米勒(Melanie Miller)、歐黛莎·蕾(Odessa Rae)
- 《在牠們的凝視之間》-夏納克·森、泰迪·萊費爾、阿曼·曼恩(Aman Mann)
- 《美人们与流血事件》-劳拉·柏翠丝、浩爾德·格特勒(Howard Gertler)、南·戈丁、約尼·戈利約夫(Yoni Golijov)、約翰·里昂(John Lyons)
- 《火山摯戀》-莎拉·多薩、夏恩·鮑里斯(Shane Boris)、愛娜·菲奇曼(Ina Fichman)
- 《月光白日夢》-布萊特·摩根
|
-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吉勒摩·戴托羅、馬克·居斯塔夫森(Mark Gustafson)、蓋瑞·昂格(Gary Ungar)、艾力克斯·鮑克利(Alex Bulkley)
- 《迷你網紅實貝秀》-狄恩·弗萊舍·坎普、安德魯·高德曼(Andrew Goldman)、伊莉莎白·霍姆、卡洛琳·卡普蘭、保羅·梅齊
- 《鞋貓劍客2》-喬爾·克勞福德、馬克·斯威夫特(Mark Swift)
- 《熊抱青春記》-石之予、琳賽·柯林斯(Lindsey Collins)
|
|
|
最佳改編劇本
- 《西線無戰事》愛德華·伯格、萊絲莉·派特森(Lesley Paterson)、伊恩·史托克爾(Ian Stokell)
|
|
|
|
|
最佳原創配樂
|
最佳選角
- 《貓王艾維斯》妮姬·貝瑞特(Nikki Barrett)、蒂妮絲·雀米安(Denise Chamian)
- 《日麗》露西·帕迪(Lucy Pardee)
- 《西線無戰事》席夢·巴爾(Simone Bär)(追授)
- 《媽的多重宇宙》莎拉·海莉·芬恩
- 《悲情三角》寶琳·漢森(Pauline Hansson)
|
最佳攝影
- 《西線無戰事》詹姆斯·弗林德(James Friend)
|
最佳剪輯
|
最佳美術設計
- 《巴比倫》佛蘿倫西亞·馬丁(Florencia Martin)、安東尼·卡利諾(Anthony Carlino)
- 《西線無戰事》克里斯欽·M·戈貝克(Christian M. Goldbeck)、厄妮絲汀·西珀(Ernestine Hipper)
- 《蝙蝠俠》詹姆斯·欽倫德、李·桑戴爾斯
- 《貓王艾維斯》凯瑟琳·马丁、凱倫·墨菲(Karen Murphy)、貝芙·鄧恩
-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柯特·安德利(Curt Enderle)、蓋伊·戴維斯(Guy Davis)
|
最佳服裝設計
|
最佳妝髮
- 《貓王艾維斯》傑森·貝爾德(Jason Baird)、馬克·庫利耶、露易絲·考斯頓(Louise Coulston)、夏恩·托馬斯(Shane Thomas)
- 《西線無戰事》海可·默克(Heike Merker)
- 《蝙蝠俠》娜歐蜜·當恩、麥克·馬利諾、柔伊·塔希爾(Zoe Tahir)
- 《瑪蒂達:音樂劇》娜歐蜜·當恩、貝瑞·高爾(Barrie Gower)、莎朗·馬丁(Sharon Martin)
- 《我的鯨魚老爸》安·瑪莉·布萊德利(Anne Marie Bradley)、茱蒂·陳(Judy Chin)、阿卓利安·莫羅特
|
最佳音效
- 《西線無戰事》拉斯·金索(Lars Ginzsel)、法蘭克·克魯斯(Frank Kruse)、維托·普雷索(Viktor Prášil)、馬克斯·史旦姆勒(Markus Stemler)
|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 《阿凡達:水之道》李察·貝恩漢、丹尼爾·貝瑞特(Daniel Barrett)、喬·勒特利、艾瑞克·山頓
- 《西線無戰事》馬克斯·法蘭克(Markus Frank)、卡密爾·賈法(Kamil Jafar)、維托·穆勒(Viktor Müller)、法蘭克·佩茲佐(Frank Petzold)
- 《蝙蝠俠》羅素·厄爾、丹·萊蒙、安德斯·朗蘭茲、多明尼克·杜希
- 《媽的多重宇宙》班傑明·布魯爾(Benjamin Brewer)、伊森·費爾德鮑(Ethan Feldbau)、喬納森·康布林克(Jonathan Kombrinck)、札克·史托茲(Zak Stoltz)
- 《捍衛戰士:獨行俠》賽斯·希爾(Seth Hill)、史考特·R·費雪、布萊恩·利茲森(Bryan Litson)、萊恩·塔霍普(Ryan Tudhope)
|
|
最佳動畫短片
-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彼得·班頓(Peter Baynton)、查理·麥克西、卡拉·斯佩勒、漢娜·明格拉(Hannah Minghella)
- 《Middle Watch》-約翰·史蒂文森、阿艾莎·潘瓦登(Aiesha Penwarden)、傑爾斯·希利(Giles Healy)
- 《Your Mountain is Waiting》-漢娜·雅各斯、柔伊·毛斯林(Zoe Muslim)、哈莉葉·吉連(Harriet Gillian)
|
最佳短片
- 《An Irish Goodbye》-湯姆·伯克利(Tom Berkeley)、羅斯·懷特(Ross White)
- 《The Ballad of Olive Morris》-亞歷克斯·卡約德-凱(Alex Kayode-Kay)
- 《Bazigaga》-喬·印加比兒·莫伊斯(Jo Ingabire Moys)、史黛芬妮·夏梅爾(Stephanie Charmail)
- 《Bus Girl》-杰西卡·亨维克、露易絲·龐克維斯·漢森(Louise Palmkvist Hansen)
- 《A Drifting Up》-雅各·李(Jacob Lee)
|
|
- 最佳影片
- 共有214部電影參與角逐,並由學院裡的所有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入圍名單與得獎者。
- 最佳英國電影
- 共有57部電影參與角逐。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長名單(15部),前5名將獲得提名,剩餘5部入圍名額由評審團投票決定。最終輪再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傑出英國編劇、導演、製作人處女作
- 共有41部電影參與角逐,由評審團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入圍名單與得獎者。
- 《日麗》
- 《藍色的你》
- 《唐娜》(Donna)
- 《电磁过敏》(Electric Malady)
- 《艾蜜莉》
-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 《无人及你》(Nothing Compares)
- 《反抗灭绝》(Rebellion)
- 《看你往哪跑》
- 《寻路人》(Wayfinder)
- 最佳非英語電影
- 共有49部電影參與角逐。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入圍名單(5部)與得獎者。
- 最佳紀錄片
- 共有56部電影參與角逐。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前2名將獲得提名,剩餘3部入圍名額由評審團投票決定。最終輪再由紀錄片類選擇性組別投票決定得獎者。
- 《在牠們的凝視之間》
- 《美人们与流血事件》
- 《影迷帮》(A Bunch of Amateurs)
- 《火山摯戀》
- 《李察·哈里斯之魂》(The Ghost of Richard Harris)
- 《哈利路亞:李歐納·柯恩 一段旅程一首歌》
- 《路易斯·阿姆斯壯:黑與藍》(Louis Armstrong's Black & Blues)
- 《馬克安諾》(McEnroe)
- 《月光白日夢》
- 《納瓦尼事件簿》
- 最佳動畫片
- 共有21部電影參與角逐。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長名單(8部)、入圍名單(4部)與得獎者。
- 最佳導演
- 共有206部電影參與角逐。由導演組成員票投5名男性、5名女性,得出長名單中的10個名額;評審團再票投3名男性、3名女性,填補長名單中剩餘的6個名額,構成共16部電影的長名單(8名男性、8名女性)。導演組成員長名單的前2名獲得提名,評審團再從長名單中選出4名導演,構成共6部入圍電影。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原創劇本
- 共有82部電影參與角逐。由編劇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改編劇本
- 共有69部電影參與角逐。由編劇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女主角
- 共有101名演員參與角逐。由演員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再由長名單評審團票投3名演員,構成共10名演員的長名單。演員組成員長名單的前3名獲得提名,入圍評審團再從長名單中選出3名演員,構成共6名入圍者。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男主角
- 共有113名演員參與角逐。由演員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再由長名單評審團票投3名演員,構成共10名演員的長名單。演員組成員長名單的前3名獲得提名,入圍評審團再從長名單中選出3名演員,構成共6名入圍者。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女配角
- 共有260名演員參與角逐。由演員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再由長名單評審團票投3名演員,構成共10名演員的長名單。演員組成員長名單的前3名獲得提名,入圍評審團再從長名單中選出3名演員,構成共6名入圍者。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男配角
- 共有325名演員參與角逐。由演員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再由長名單評審團票投3名演員,構成共10名演員的長名單。演員組成員長名單的前3名獲得提名,入圍評審團再從長名單中選出3名演員,構成共6名入圍者。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選角
- 共有126部電影參與角逐。由選角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再由評審團選出5部入圍電影,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攝影
- 共有167部電影參與角逐。由攝影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服裝設計
- 共有119部電影參與角逐。由服裝設計與妝髮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剪輯
- 共有185部電影參與角逐。由剪輯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妝髮
- 共有117部電影參與角逐。由服裝設計與妝髮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原創配樂
- 共有137部電影參與角逐。由音樂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1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美術設計
- 共有134部電影參與角逐。由美術設計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 共有69部電影參與角逐。由特殊視覺效果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音效
- 共有170部電影參與角逐。由音效組成員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由全體電影投票成員投票決定得獎者。
- 最佳動畫短片
- 由評審團投票決定長名單(6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得獎者。
- 《Beware of Trains》
-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 《海上的克里斯多福》
- 《Middle Watch》
- 《救恩無名》
- 《Your Mountain is Waiting》
- 最佳短片
- 由評審團投票決定長名單(10部)與入圍名單。最終輪,全體電影投票成員受邀加入選擇性組別[註 1],由該組別投票決定得獎者。
- 《The Ballad of Olive Morris》
- 《Bazigaga》
- 《Bus Girl》
- 《A Drifting Up》
- 《A Fox in the Night》
- 《An Irish Goodbye》
- 《Little Berlin》
- 《Love Languages》
- 《Too Rough》
- 《Wand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