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 (生物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染色(英語:staining)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细胞群(如用于对不同类型血细胞进行分类)或孤立细胞中的细胞器。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5月25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8月4日) |


在生物化学领域,利用加入對細胞中特殊物質(如对DNA,蛋白質,脂类,糖類等)具有選擇性的生物染色劑,以定性或定量分析特定化合物的含量。在这一点上染色和螢光標示具有类似的用途。生物染色还被用于标记流式细胞计中的细胞,以及凝胶电泳中的蛋白质或核酸。
活体内染色和活体外染色
活体内染色是指对于活的生物组织进行染色。通过将特定细胞或结构染成某种颜色, 其位于组织或细胞内的形态或位置可被更好的观察到。活体内染色通常而言是为更好显示出非经染色不易看到的细胞细节,但也可以揭示细胞或组织内的特定化学成分或正在进行的化学反应。
活体外染色则对于已死的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通常两种不同的染色会同时被结合使用。
常見生物染色劑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