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命哲學[1](德語:Lebensphilosophie,在英文當中譯爲「Life-philosophy」 ,有時與人生哲學同樣寫作「Philosophy of life」)是哲學當中將生命意義、價值和目的作爲哲學之中心而强調的一個流派[2]。
生命哲學的概念最早由阿圖爾·叔本華、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學者的作品啓發,作爲對實證主義的崛起和後康德主義當中的理論焦點之回應誕生於19世紀德國[2][3]。生命哲學運動與生命冲力的主觀哲學體系存在間接關聯,後者由亨利·柏格森提出、著重於直接經驗[4]。
20世紀的生命哲學對社會規範與風俗相當重視。以色列裔美國歷史學家尼特贊·萊博維奇(Nitzan Lebovic)認爲生命哲學顯現了生命概念之合集與1920年代德國教育制度所迎來的「生命學説」或「生命科學」(Lebenskunde)概念間的緊密聯係——後者支撐了當時生物學家普遍懷有之廣泛意義上的哲學觀。在其書中,萊博維奇對後尼采式哲學從斯特凡·喬治學派的激進美學到納粹及生命政治修辭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追溯[5]。
「生命」本身作爲整體的存在是生命哲學的核心,且衹能通過由内而外的方式去理解。生命哲學運動可以說是對康德義務主義之抽象哲學或實證主義之科學還原論的反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