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理恩龍屬(屬名:Liliensternus)又譯流連龍,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約2億500萬年前。理理恩龍的化石是在1922到1923年發現於德國的特羅辛根組(Trossingen Formation),地質年代相當於諾利階晚期。在1934年,弗里德里希·冯·许纳(Friedrich von Huene)將這些化石建立為敏捷龍的第二個種,H. liliensterni;種名以德國業餘古生物學家胡戈·吕勒·冯·利林施特恩(Hugo Rühle von Lilienstern)博士為名,他發現了這些化石[1]。在圖林根的雨果·呂勒古生物博物館開幕時,馮·休尼將這些化石進行命名。這些化石持續存放在該博物館,直到1969年轉交給柏林自然博物館。
理理恩龙属 化石时期:三疊紀後期,
| |
---|---|
理氏理理恩龍的想像圖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
属: | †理理恩龙属 Liliensternus Welles, 1984 |
模式種 | |
理理恩敏捷龍 Halticosaurus liliensterni Huene,1934
| |
種 | |
理氏理理恩龙 | |
異名 | |
|
在1984年,塞繆爾·保羅·威爾斯提出敏捷龍本身是個疑名,而大部分關於敏捷龍的科學文獻,多是在談論H. liliensterni。威爾斯將這個種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理氏理理恩龍(L. liliensterni);屬名也是以雨果·呂勒為名[3]。
在1993年,發現於法國的一些化石被命名為第二個種,L. airelensis,頸部有一對外部側腔。現在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屬Lophostropheus[4]。
理理恩龍的化石被統合起來,成為一個綜模標本(編號MB.R.2175),包含一些身體骨骼的碎片、頭顱骨、下頜、脊椎,來自於至少兩個個體。
理理恩龍出現在《與恐龍共舞:現場體驗》(Walking with Dinosaurs: The Live Experience),但並未出現在《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之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