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球童或稱為拾球童或撿球童,是指在足球、籃球、網球、美式足球、板球和棒球等體育賽事撿球的人[1],他們通常都是青少年。雖然他們的工作性質並非必要,但能提高比賽效率,減少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在職業網球錦標賽中,每個球場都有一批受過訓練的球童,他們都有特定的站位和跑位,在達致最高效率同時不會影響到比賽。除之撿球餵球外,球童亦會負責其他協助工作,如遞送飲料和毛巾。21世紀網球四巨頭之一的罗杰·费德勒也是球童出身。
球童最早在19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引進。1920至1930年間由沙夫茨伯里之家(Shaftesbury Homes)提供球童。1946年起,球童改由學校學生自願出任,最初只限男性,但到了197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允許女性出任[2]。
餵球是指球童把球傳給網球員。不同的賽事有不同的餵球技術,有些賽事中球童雙手會舉高,其中一隻手負責球,而一些賽事只需要高舉餵球的手,另一隻手就放在背後。
選拔球童的方法有很多。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和女王杯网球赛,球童是從學校中挑選或申請,他們需通過一連串測試[2];其它賽事如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3],會張貼廣告和提供公開選拔。
申請者需通過體能測試,除了體力和健康外,還要有專注力和警覺性。
高級足球比賽會僱用球童撿皮球,以減少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球童通常在球場廣告板附近候命,並持有額外的球,使球員不必要費時把球追回。他們不能踏足比賽場地。
不同球會對選拔球童有不同準則,他們通常13至16歲,有時客隊投訴球童偏幫主隊[4]。
最備受關注的足球球童是在2013年英格蘭聯賽盃半決賽切爾西客場對斯旺西城,當時切爾西落後斯旺西城,心急如焚的伊登·夏薩特便一腳踢向抱著皮球的球童[5],結果他被紅牌趕離場,並停賽三場[6]。
在棒球與壘球比賽中,球童會在球員休息區旁邊待命,為避免遭飛球擊傷,通常會戴上頭盔。球童的主要工作是揀拾已落地的界外球、球棒。而在擊球員上壘後,為便於跑壘,會脫下身上的護具由球童帶回球員休息區。球童也會協助遞送比賽用球以及毛巾、飲用水給主審等場上的裁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