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珠海大桥,是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的一条大桥,全长3,12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km/h;通航净空:主航道桥,净高22m,净宽100m。副航道桥,净高12.5m,净宽60m。两边设有人行道,横跨西江磨刀门水域,位处於斗门大桥以南,是 366省道的一部份;1991年10月动工,1993年11月落成通车,当年造价為人民币4.2亿元。[1][2]

事实速览 珠海大桥, 承載 ...
珠海大桥
承載 366省道(珠海大道)
跨越西江磨刀门水域
國家/地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點广东省珠海市
上游桥梁香海大桥
下游桥梁洪鹤大桥
设计参数
建筑材料混凝土
全长3,125米(10,253英尺)
宽度31米(102英尺)
高度22米(72英尺)
最大跨度2,485米(8,153英尺)
车道6
車速限制80公里每小時(50英里每小時)
历史
施工單位交通部公路二局二处(现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开工日1991年10月
完工日1993年11月
总造价420,000,000人民币
关闭

珠海大桥是珠海市区通往珠海机场斗门区金湾区江门市的主要桥梁。

历史

198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远景规划中提出市区发展逐步向西推进,重点开发西区。

1989年,珠海大桥工程立项。

1991年10月,珠海大桥开工。

1993年11月,珠海大桥建成通车。[3]

2025年3月,珠海大橋被公示將進行加固工程,计划建设工期为20个月,待珠海隧道通車後將開展相關工程[4]

扩建工程

珠海大桥早期设计荷载标准偏低,加之交通量的增长,导致珠海大桥承载能力不足,2012年检测结果为三类桥,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海大桥交通量急剧增加,现有的双向六车道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因此,经珠海市委、珠海市政府研究,决定对珠海大道(珠海大桥东至泥湾门大桥西段)进行扩建。扩建项目分期立项推进,工程范围分为两段,分别是珠海隧道工程和珠海大道(珠海大桥西至泥湾门大桥西段)扩建工程。

项目建成后,预计新通道(珠海隧道)将成为主线,珠海大桥为辅道,主线通行限高为4.3米,极端天气及珠海大桥养护维修需封闭情况下,新通道大、小型车均可通行[5]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