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翬出身於繪畫世家。祖上五代擅畫,曾祖王伯臣善畫花鳥,祖父王載仕擅長山水、人物、花卉;父王雲客善畫山水。少時先拜同里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21歲時以小景扇面見賞於王鑑,被收為弟子,後又師事王時敏,得以飽覽其家傳真跡,對傳統古畫的鑑賞、臨摹,功力極深,宋以來許多失傳的古畫,借王翬的臨摹得以傳世。筆參古今,貌含南北,時人吳偉業稱為「畫聖」,畫技之精熟為清代第一。清代張庚的《國朝畫徵錄》 評其為“畫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弟子宋駿業之薦,上京主持《康熙南巡圖》的一系列製作。南巡圖繪畢,曾獲當時皇太子胤礽接見,賜座、賜食,並賜「山水清暉」四字。歸里之後,求畫者甚眾。所作多為仿古,功力較深,但有時過於圓熟或傷於刻露,而丘壑尤少變化,晚年於簡練中求蒼渾,為論者所重;偶寫花卉,秀雋有致。平生藝論,多在《清暉贈言》。
王翬從學弟子甚多,是“虞山派”的創始人。王翬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四王”,四人又與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六家”。
2008年9月起,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了王翚的27幅山水画,该展览由四部分27件作品组成,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王翚的艺术发展历程,从早年对传统山水画风的精湛诠释,到1689年获选为康熙皇帝南巡作画而达到事业高峰为止[1]。
该图是王翚带领约一千名画工,包括画家宋駿業、杨晋、冷枚、王云、徐玫等人,历时六年完成的共十二卷的长篇巨制,描绘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情况。该图为绢本,设色,纵高67.8厘米,每一卷的长度为14米至26米不等,今尚存九卷,第一,九,十,十一,十二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二,第四卷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第三,第七卷现藏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匡廬讀書圖》,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千巖萬壑圖》,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奇峰聳秀》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平林散牧圖》,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磴林泉》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水村春曉》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泉試茗》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夏麓晴雲》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夏木垂陰》軸,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秋林圖》,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寒林小景》,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夏五吟梅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秋樹昏鴉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廬山白雲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虞山楓林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秋山萬重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