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2004年11月11日),原名王昭文,笔名汶石、廖化、席斯珂,男,四川合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2][3]。
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后取《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句,更名“王朝闻”。他有一枚闲章“夕不甘死”,其义也是从此衍生[1]。王朝闻自幼喜爱绘画[2]。为学美术,王朝闻不顾贫困,两次放弃家人期望的钱庄学徒和银行练习生的“铁饭碗”职业。他曾在合江县县立高等小学学习,曾考入泸县中学。1926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习美术[3]。
1932年,王朝闻离开四川,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当时林风眠任校长,刘开渠任雕塑教员。王朝闻靠勤工俭学读书,在校期间常去图书馆摹绘西方雕塑和绘画的图片[1]。其木刻《三等车厢》曾受到鲁迅关注[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朝闻中断学业,在浙江投身抗日救亡,绘制过不少抗日宣传画、连环画和漫画,还当过临时演员[1]。1937年在浙江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任教,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1940年12月到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他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被视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3]。他还创作了鲁迅浮雕像等,发表了《再艺术些》等短文,反对艺术作品公式化和概念化。后来他在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系统阅读了中国古代画论、词论、文论和毛泽东哲学、军事著作[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等部门工作。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讲授文艺理论和雕塑创作,创作了《毛泽东浮雕像》和《刘胡兰》。他创作的《毛泽东选集》封面浮雕等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1953年,他受文化部委托筹组了民族美术研究所(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还曾任《人民美术》、《美术》月刊和文科教材《美学概论》的主编。
曾任《美术》月刊顾问,文化部文艺研究所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委员,文化部艺委会委员等职[2][3][4][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