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廙(276年—322年11月4日)[1][2],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晉朝官員,書法家、畫家、音樂家。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弟,「書聖」王羲之的叔父,王廙在東晉官至荊州刺史。
王廙早年任司馬越的掾和參軍。光熙元年(306年)因參與迎惠帝回洛陽而封武陵縣侯,後任尚書郎和濮陽太守。次年,當時是瑯琊王的晉元帝司馬睿移鎮建康後,王廙便棄官南遷至建康,並獲司馬睿任命為司馬,及後多次守備鄱陽和廬江二郡以及參與平定周馥和杜弢的判亂。
建興三年(315年),王敦因忌荊州刺史陶侃的功勳,調陶侃任廣州刺史,而以王廙為寧遠將軍,接任荊州刺史。當是荊州將吏鄭攀和馬雋等向王敦請求讓陶侃留任荊州,但王敦怒而不許。二人見陶侃雖然有平滅杜弢之功但卻遭南貶廣州,且荊州群眾怨憤,於是與杜曾聯手進攻前來上任的王廙,王廙因而被逼移守江安,而杜曾等人則與第五猗抵抗王廙。王廙隨後督諸軍進攻杜曾,但反被杜曾所敗。最後因王敦派湘州刺史甘卓和豫章太守周廣協助王廙擊敗杜曾,王廙才得以到荊州。
王廙到任荊州後,大殺陶侃的舊將領和佐官,以及殺害受陶侃敬重的名士皇甫方回,於是王廙在荊州名望大降,人心都背離。王廙於是被司馬睿調離荊州,改以輔國將軍加散騎常侍入朝。
永昌元年(322年),大將軍王敦在江州舉兵,王敦之亂爆發。司馬睿命王廙勸諫王敦,但王廙非但不能諫阻王敦,而且更被王敦留下來,協助王敦的行動,並受王敦命令下殺害抵抗王敦失敗的譙王司馬承[3],但成功保住表弟夏侯承的性命[4]。同年王敦攻陷建康,自任丞相,並樹立王氏族人,於是任命王廙為平南將軍、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但不久便病逝。王廙因是晉元帝的姨表弟,於是對王廙之死十分悲痛憐憫,王廙靈柩運回建康時皇太子司馬紹更親至拜謁靈柩,一如家人之禮。朝廷追贈侍中、驃騎將軍,諡為康侯。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