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相傳是源於日治時期,由於日本人愛吃拉麵,便將麵食文化帶進玉里,並結合在地食材,開啟了玉里人的麵食歷史[3]。後來,中國大陸一位福州師傅,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而來到玉里擺攤開館,賣起了一種外形與油麵相似的大麵,受到許多工人食用後,其口感是麵條彈牙有嚼勁,因此名聲大噪下,於是當地人將它稱為「玉里麵」[1][4]。
2013年9月25日,花蓮縣政府在花蓮市的縣府廣場舉辦「2013花蓮玉里麵節」活動[5],藉玉里麵推廣花蓮南區的觀光,因此推出53家玉里麵店[4][6]。實際上在玉里有4家製麵、10餘家賣麵,每家都對食客打著「玉里麵」名號吸引上門[1]。
選料、製作
玉里麵分成麵條、湯頭、佐料三個部分。麵條是選擇俗稱黃麵的油麵以手工製成,煮熟後得馬上以用電風扇吹,同時手工翻攪讓麵條可以完全和著油,如此做法才能使麵條增加彈性口感[1][4]。湯頭則以豬的大骨熬煮出骨汁做為高湯[1][4]。最後在佐料部分則有油蔥、蔥花、韭菜、芹菜末和豆芽菜等,這些都得視各店家選擇佐料而定,然後加上豆芽菜及3塊豬肉片,即完成一道玉里麵[1][6]。
其吃法可變化出擔仔麵、排骨麵、羹麵、肉燥乾麵等口味,但因為玉里麵並未仿照加工食品有添加物,所以沒有保存期限,而且因為熱食是在當地製作,只能在當地現吃而無法帶走,否則隔天便會腐敗而不能食用[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