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皇,或無上皇帝,是中国古代及东亚国家在君主制度中的最高虚位,位在太上皇之上,近似於女性的太皇太后。不過相較之下,在各國歷史中無上皇出現的頻率比太皇太后更少。

中國

河阴之变时,魏孝庄帝元子攸的嫡兄元劭被杀,尔朱荣进入洛阳城后,请求追尊元劭为无上皇帝,魏孝庄帝诏令同意[1]

北齊後主高緯承光元年(577年),因北齊軍隊無法抵擋北周的進攻,北齊即將亡國。高緯為避禍而將帝位內禪於太子高恆,是為北齊幼主。高緯成為太上皇。不久,太上皇高緯再命幼主讓位給高纬的叔父任城王高湝(即幼主之十叔祖),於是太上皇高緯成為無上皇,但不出四日,讓位的詔書還未抵達高湝處,北齊滅亡。[2][3][4]

日本

日本平安時代以後,有多位天皇很早就退位成為上皇(稱),並實行院政。由於這些天皇大多在英年或中年時退位,因此經常出現除今上天皇外,仍有一兩名上皇或法皇共存的情形,此時為了區別,會依照即位次序來稱之。兩位上皇(或法皇)時:

  • 前前任天皇稱:一院(或本院)
  • 前任天皇稱:新院

三位上皇(或法皇)時:

  • 前前前任天皇稱:一院(或本院)
  • 前前任天皇稱:中院
  • 前任天皇稱:新院

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的君主稱國王,因此沒有無上王和無上皇之稱呼。但當有兩位前任國王在世,則分別稱太上王及上王。(詳見太上王

参考文献

关联条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