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明代萬曆汛守澎湖的船隊,1597設立,1616年裁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遊兵[a],明朝奏書多作彭湖遊,是明朝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福建布政司)因海防目的派往澎湖海域巡邏的兵船軍伍。澎湖遊兵初設於萬曆廿五年(1597年),一年汛防澎湖兩次,分作春汛(約三個月)和冬汛(約兩個月),汛期結束歸返福建沿岸的水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間,澎湖遊兵整併入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浯嶼水寨,改制成浯彭遊兵。[1]:182, 236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應天府(今南京)登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史稱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之初,不僅國土北方尚有蒙古(史稱北元)殘餘勢力,海外有倭寇進犯沿海地區,外兼方國珍、張士誠等餘黨亦逃亡海上,明初政局可謂動盪不安,朱元璋基於種種因素的考量,最遲於洪武四年(1371年)下令「禁民不得私出海」,頒定「海禁」國策。[2][1]:14-18
洪武初年,明朝政府為對付倭寇[b],設「備倭官」,各沿海各地建置衛所駐防,也擬定大量建造海舟,按籍抽兵,派兵巡海等計畫。朱元璋為徹底杜絕國人與倭寇私下勾結,更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厲行「墟地徙民」政策,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三地的瀕海或者近海諸島上的居民強迫遷入內地居住,島嶼百姓全數淨空(包括原住彭湖島居民[c],福建唯二沒被執行「墟地徙民」的島嶼是金門嶼和廈門嶼[d][1]:113),佈置如指揮衛、砦壘、弓兵所、水寨等海防措施。[3][4][1]:18-30
明代軍制為「衛所兵制」;州、縣級設「所」,而府級設「衛」,一衛大致為5600人,另有千戶所(1200人)和百戶所(120人)之編制,每百戶所設「總旗」二、「小旗」一,其中一總旗為50人、一小旗為10人。各地方的衛所軍隊,由所屬省份的都指揮使司(都司)管轄。[4]:255
明代福建布政司在軍事上的佈署,多出於周德興之擘畫。洪武20年(1387年),周德興奉命來福建,便在沿海設置五個軍衛[e],以及十座守禦千戶所,並為彌補陸上海防不足之處,又在近海列島另外設置「水寨[f]」,負責海上巡邏之任務,以「軍衛所」和「水寨」建構起陸地與海洋兩道防線。[1]:26-29
關於明代「水寨」,有明一代總計在福建設有五座水寨,明清史書多載作「五寨」或「五水寨」,若照地理位置由北至南分佈,分別是福寧州「烽火門水寨」、福州府「小埕水寨」、興化府「南日水寨」、泉州府「浯嶼水寨」以及漳州府「銅山水寨」。[5][1]:270
「遊兵」並非明代水師部隊的正式名稱,其泛指在特定海域中執行往來巡邏以及機動戰備任務的船隊代稱。「遊兵」一詞源自兵法上的概念,此種部隊型態最遲不會於嘉靖中期,明代水師便有遊兵出現,漸成常態,遊兵在奏書多作「浯銅遊」、「海壇遊」或「彭湖遊」等。[1]:125
遊兵組成多從各水寨中抽調兵船而成,當時海防部署多以季風作為汛期的勤務規劃,主要分成春、冬汛期(又稱春、秋汛期),合計五個月。通常而言,水寨內的兵船逢汛期離寨赴往各處汛防,非汛期則回寨留守。倭寇艦隊多趁非汛期乘南風而至,故夏季侵擾次數較為頻繁,所以軍隊在非汛期間固守沿岸水寨。[1]:119
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兵發朝鮮,朝鮮時屬大明的藩屬,萬曆皇帝朱翊鈞派兵馳援,因恐日軍趁隙侵犯東南海域,當局首度在彭湖(澎湖舊名)佈署兵力[1],此次戰爭在大明、日本雙方會談之後,暫於萬曆廿一年(1593年)告一段落。[6][7]
萬曆廿五年(1597年),豐臣秀吉再度攻打朝鮮,大明帝國為履行宗主國職責,再度出兵迎戰日本軍隊。[7][8]該年冬天,明政府因應日軍可能會大舉入侵福建海域,動員大量船隊戍防彭湖,派遣「名色把總」一員做指揮官,率領冬、鳥型兵船共20艘,乘八百餘員的軍兵分為前、後、左、右四哨來彭湖海域汛防,此為初設澎湖遊兵之始。[1]:184-185
遊兵指揮官職稱「把總」,把總在明代編制為中下級武官,受福建南路參將制約管轄。把總根據不同職務,尚有「欽依把總」和「名色把總」之分。「欽依把總」為循正規武舉途徑出身,在福建的水寨多由「欽依把總」擔任指揮官,代表人物如沈有容(浯嶼水寨指揮官,領「欽依」銜);「名色把總」則多由省級單位差委,在下屬之中挑選任命,遊兵部隊的指揮官多屬此「名色把總」出身,其中包含澎湖遊兵。[1]:189-190
澎湖遊兵把總位階不高,方志記載無多,袁業泗《漳州府志》僅收錄萬曆廿五年(1597年)至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間出任把總名單:林彥鍾、謝夢彩、黃應龍、林士角、高克萃、管廷玉及趙世名,共計七位。[1]:190
澎湖遊兵在萬曆廿五年(1597年)初設之後,翌年萬曆廿六年(1598年)為戒備可能來犯的日本海軍,明政府調動多達六個水寨的遊兵來協汛彭湖,汛防彭湖的遊兵高達三千人之多,但也在同一年因豐臣秀吉病故,日軍撤離朝鮮之後,明政府也在彭湖進行撤軍,不僅特地調來協防彭湖的海壇遊兵和南澳遊兵被廢,連原南日水寨也在同年被裁撤。[6][1]:184-188
年份 | 兵力 | 兵船 | 原駐水寨 | 備註 |
---|---|---|---|---|
萬曆二十五年 (1597年) |
約800人 | 20艘 | 首任澎湖遊兵指揮官:林彥鍾 | |
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 |
約3000人 | 58艘 | 海壇水寨 南日水寨 浯嶼水寨 浯銅水寨 銅山水寨 南澳水寨(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豐臣秀吉病逝之前 |
約800人 | 20艘 | 浯嶼水寨 銅山水寨 浯銅遊兵 |
豐臣秀吉病逝之後 | |
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 |
約500人 | 13艘 | ||
萬曆三十年 (1602年) |
減兵 數量不詳 |
浯嶼水寨 銅山水寨 |
沈有容追剿逃至東番(台灣)的海盜[9],是由浯嶼水寨調兵出擊,而非澎湖遊兵。 | |
萬曆三十二年 (1604年) |
減兵 數量不詳 |
浯嶼水寨 銅山水寨 |
荷蘭人韋麻郎據澎[10],湖湖遊兵無力驅逐,需由駐守浯嶼水寨的沈有容率艦隊處理。 | |
萬曆三十七年 (1609年) |
數量不詳 | 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即慶長琉球之役。[8] 明政府增兵進駐澎湖。 | ||
萬曆四十年 (1612年) |
約850人 | 20艘 | ||
萬曆四十三年 (1615年) |
減兵 數量不詳 |
琉球情勢緩和,再度裁減兵力。 | ||
萬曆四十四年 (1616年) |
減兵 數量不詳 |
16艘 | 澎湖遊兵改制浯彭遊兵(浯澎遊兵) |
澎湖遊兵的兵力多寡,往往取決於有無敵軍來襲的威脅而定,明政府多持消極且被動的態度。早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福建的文武官員便針對澎湖遊兵兵力過度裁減的問題起過爭執,贊同裁減者多主張彭湖(澎湖)路遙,地方寸草不生,糧食補給和救援不易,財務開銷龐大更是沉重的負擔、反對裁軍者則認為彭湖(澎湖)若被海盜佔據,則對沿岸海防的防務更形不利。[3]包括時任福建的總兵官朱文達在內,當時大多數的官員都贊同裁減澎湖遊兵的兵力;巡海道員王在晉雖持反對裁兵的意見,但也發表過「彭胡(遊兵)必不可不增也,不增則不如撤耳」的言論。[1]:151-158
澎湖遊兵組成主要人員略述如下:[1]:190-191
澎湖遊兵約每年來澎兩次,分春汛期與冬(秋)汛期。春汛期以農曆清明前十日,從原福建水寨啟航澎湖,三個月後返回水寨;冬汛期則從農曆霜降前十日離開水寨,兩個月後收汛,一年總計駐留澎湖五個月左右。汛守期結束之後,原澎湖遊兵返回母港基地有二,一為泉州府廈門島的中左所,二即漳州府海澄縣的月港,但此二港在何時成為澎湖遊兵遷返的主要基地,因史料闕如,不得而知。[1]:91
遊兵的指揮官為把總(名色把總),把總一般坐鎮媽宮澳(約今馬公港,近澎湖天后宮),該處為天然良港,終年便於停泊船隻。其他地方則由哨兵汛守,初期因駐兵兵力較多,哨營可分作前、後、左、右四哨,大半時間應僅有兩哨,即左哨和右哨,勤務如下表:
根據鄧鐘校正的《籌海圖編》中,言及明代福建主要的船型有六種,有一號至六號之分,其中一號至二號悉稱「福船」,船勢較大,便於衝犁陷陣,而派往澎湖的船型多為攻戰和探哨所用的三號至五號船,此外另有「六號福船」(別稱「快船」),功能類同「五號福船(鳥船)」,兩者皆適合穿梭風浪之中,四處探哨以及打撈首級。[1]:196-199
名稱 | 別稱 | 船型 | 功能 |
---|---|---|---|
三號福船 | 哨船 | 草撇船式 | 攻戰、追擊中型兵船 |
四號福船 | 冬船(冬仔船) | 海滄船式 | 攻戰、追擊中型兵船 船身較高大,不利近戰以及打撈敵軍屍首。 |
五號福船 | 鳥船 | 開浪船式 | 船頭似鳥嘴,船身長且直,方向轉折輕便,不拘風潮。 |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四月,日本長崎代官遣派村山秋安率領十餘艘船隊來東番(台灣),企圖佔領東番以保護貿易據點,但於五月在小琉球海域遇到颱風,隨後不慎進入浙江海域,留下與浙江水師交戰的紀錄,雙方互有死傷,村山秋安等只得無功而返。同年六月,福建巡撫黃承玄便上奏表達對於日本佔領東番(台灣)的擔憂,並在八月上疏關於福建水師編制的改良方案。黃承玄認為彭湖佈軍的弊端「患在寡援」,有必要建立一支軍隊,獨立擔綱台灣海峽東、西側的防務,提出將澎湖遊兵和浯銅遊兵整合,成立「浯彭遊兵(浯澎遊兵)」,為統一事權設立「欽依把總」任指揮官一職,基地設於廈門島中左所。黃承玄將澎湖遊兵改制成浯彭遊兵的建議獲得朝廷採納,澎湖遊兵由是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間被撤。[1]:260-29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