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國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满洲国在1933年和1942年制訂過國歌。

事实速览 滿洲國国歌历史, 1933 - 1942 ...
滿洲國国歌历史
1933 - 1942满洲国建国歌
1942 - 1945大满洲帝国国歌
关闭

1932年国歌草案

事实速览 作詞, 作曲 ...
大滿洲國國歌
Thumb

 滿洲國国歌草案
作詞鄭孝胥
作曲山田耕筰
採用1932年
廢止1932年
关闭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建国宣言颁布时曾制定国歌草案,1932年5月21日满洲国体育协会曾向19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递交该国歌[1],这一国歌草案发表于1932年5月[2],作词为郑孝胥、作曲为山田耕筰[3]。由于这首国歌歌词及旋律难以为国民理解,且歌词中“善守固兮以仁,不善守兮以兵”一句引起了关东军的不快,故并未选做国歌。1933年正式国歌制定后,此歌更名为《大滿洲建國歌》,1942年后为和更名后的满洲国原国歌《满洲国建国歌》相区别,又被称作“第一建国歌”[3]

歌词

地闢兮天開,
松之涯兮白之ㄨㄟ
我伸大義兮,繩於祖武;
我行博愛兮,懷於九ㄍㄞ
善守國兮以仁,
不善守兮以兵。
天不愛道,地不愛寶。
貨惡其棄於地兮,獻諸蒼昊,
孰非橫目之民兮,視此供(洪)造。[4]

1933年国歌

事实速览 作詞, 作曲 ...
滿洲國國歌
Thumb

 滿洲國国歌
作詞鄭孝胥
作曲高津敏、园山民平、村冈乐童
採用1932年3月1日
廢止1942年9月5日
音频样本
演奏及演唱版(中文)
关闭

大同二年(1933年)3月1日據同年2月24日簽署的國務院命令第四號公佈[5]。1942年新國歌公佈同時更名为《满洲国建国歌》[6]。高津敏、园山民平、村冈乐童共同作曲[3],郑孝胥作词。

歌词

更多信息 中文 ...
中文
天地內,有了新滿洲。
新滿洲,便是新天地。
頂天立地,無苦無憂,造成我國家。
只有親愛並無怨仇,
人民三千萬,人民三千萬,
縱加十倍也得自由。
重仁義,尚禮讓,使我身修;
家已齊,國已治,此外何求。
近之則與世界同化,遠之則與天地同流。
关闭

反应

该国歌在东北地区民众中有多个改编版本,其中部分版本将“满洲”替换为“馒头”以表达对日本人和满洲人差异化粮食供给政策的不满。任震英等人及东北抗日联军中共满洲省委更直接将其重新填词为抗日歌曲[7][8][9][10]

1942年国歌

事实速览 作詞, 作曲 ...
滿洲國國歌
Thumb
1942年国歌

 滿洲國国歌
作詞集体创作
作曲山田耕筰信時潔日语信時潔
採用1942年9月5日
廢止1945年8月18日
音频样本
演奏及演唱版(日语)
关闭

为纪念满洲国建国十周年,康德九年(1942年)9月5日據國務院訓令201號公佈新国歌[11]。歌词为1941年成立的国歌委员会集体创作,有日语和「满洲语」(漢語東北官話)两种语言版本,日本和满洲国的音乐家共同参与了编曲,并由山田耕筰与信時潔修正。

歌词

更多信息 日语[12], 日语(汉字) ...
日语[12] 日语(汉字) 平文式罗马字转写 滿洲語
おほみひかり あめつちにみち
帝德は たかくたふとし
とよさかの 萬壽ことほぎ
あまつみわざ あふぎまつらむ

大御光 天地に充ち
帝德は 隆く崇し
豐榮の 萬壽ことほぎ
天つ御業 仰ぎまつらむ

Ōmi-hikari ametsuchi ni michi
Teitoku wa takaku tōtoshi
Toyosaka no banju kotohogi
Amatsumiwaza aogimatsuran
神光開宇宙,表裏山河壯皇ㄧㄡˊ
帝德之隆,巍巍蕩蕩莫與儔
永受天祜兮,萬壽無疆薄海謳
仰贊天業兮,輝煌日月侔
关闭

官方解釋

據附在《滿洲帝國政府公報》關於新國歌內容的宣佈後面的官方解釋[13],「神」指天照大神,反映自1940年《國本奠定詔書》後,滿洲國改奉國家神道;「神光」指現人神,即日本天皇,又解此句指滿洲國皇帝是「領受神光統治國家」。而第四句「天業」,則來自《建國十週年詔書》中之「宜益砥其所心,勵其所志,獻身大東亞聖戰,奉翼親邦之天業……」,指大東亞戰爭;全句意為「滿洲國國民仰讚大東亞戰爭,並希望其功同日月」。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