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浪人一詞,在古代是指離開登錄的戶籍地去他國流浪的人,也稱“浮浪”。语出《隋书·食货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浪人。江户时代中期開始把牢人稱為浪人,但正確來說牢人和浪人並非完全同義。 牢人一詞,是指離開主家(或者失去主家)失去俸祿的人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已經在該島上設置「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綠島舊名為火燒島,據說黃昏時分,從外海遠眺這座島嶼時,有如火燒。當時日本人囚禁的所謂「浮浪人」,其實大多為黑道分子。選擇此島的原因是四面環海,犯人脫逃困難。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將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轉型為監獄,專門用作監管、囚禁異見者和政治犯等
今日出海(被徴用期に仏文仲間が編集した) 秋之歌、三杏書院、1943 比島従軍、創元社、1944 (検閲で多くの箇所を削除された) 山中放浪 私は比島戦線の浮浪人だつた、日比谷出版社、1949/中公文庫、1978 天皇的帽子、ジープ社、1950/中公文庫、1981 脂粉之舞、ジープ社、1950 人間研究、新潮社、1951
紅頭村村中有兩個部落,分別為紅頭部落(Imaorod)和漁人部落(Iratay)。在紅頭部落的八代灣,為飛魚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每年蘭嶼第一個舉行招魚祭的地方。自日治時期,許多的設施都設置於此,包含警察派出所、學校、衛生所(現今蘭嶼別館)、軍營、浮浪人收容所(戰後為蘭指部)、神道教寺廟等。目前,蘭嶼唯一的
籍贯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生長的地點(贯),與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 ……迁冀州刺史。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不是说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