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河北省境。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因境有洺水,故名。治所在广年县(隋朝改永年县,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唐朝时,洺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鸡泽、永年、曲周、邱县、肥乡、武安等市县地。隋末唐初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先后建都于此。
北宋,洺州的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永年、肥乡、平恩、鸡泽、曲周等县。属河北西路。元朝太宗八年(1236年)改为邢洺路。
更多信息 唐朝洺州辖县 ...
唐朝洺州辖县
|
618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肥乡县、邯郸县、武安县、临洺县(新设普乐县[1])
|
619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肥乡县、邯郸县、武安县、临洺县(普乐县改属黄州)
|
621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曲周县[2]、鸡泽县[3]来属,肥乡县、邯郸县、武安县、临洺县改属磁州)
|
623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曲周县、鸡泽县(肥乡县、武安县、临洺县来属)
|
627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曲周县、鸡泽县、肥乡县、武安县、临洺县(邯郸县来属)
|
765年 |
永年县、平恩县、洺水县、清漳县、曲周县、鸡泽县、肥乡县、临洺县(武安县、邯郸县改属磁州)
|
843年 |
永年县、平恩县、临洺县、曲周县、鸡泽县、肥乡县(废除清漳县、洺水县)
|
关闭
- 唐朝洺州刺史
- 裴之隐(618年)
- 袁子干(619年)
- 陈君宾(621年)
- 李瑗(622年)
- 李恽(634年—636年)
- 长孙操(贞观年间)
- 程名振(644年)
- 张士贵(644年—645年)
- 辛偃武(贞观年间)
- 刘志逵(贞观年间)
- 李昭贵(贞观年间)
- 刘行范(唐高宗前期)
- 李虔绪(唐高宗时)
- 李凝之(唐高宗时)
- 蔺仁基(唐高宗后期)
- 庞同本(685年)
- 于士俊(武周初年)
- 窦孝谦(武周时)
- 尹思贞(696年)
- 刘守敬(699年)
- 张知謇(700年—701年)
- 韦嗣立(704年—705年)
- 桓彦范(706年)
- 崔泰之(神龙、景龙年间)
- 元行冲(景龙年间)
- 萧璿(唐中宗、唐睿宗时)
- 程伯献(景云年间)
- 李湛(景龙、先天年间)
- 李岳(开元初年)
- 幕容珣(715年—716年)
- 崔志廉(720年)
- 李道坚(开元年间)
- 杨抱贞(开元年间)
- 卢成务(开元年间)
- 郑谞(735年)
- 徐峤之(735年—736年)
- 严挺之(736年)
- 沈从道(740年)
- 高力牧(开元年间)
- 李元慎(开元年间)
- 徐玄之(开元年间)
- 张谧(开元年间)
- 卢涣(开元年间)
- 广平郡太守
|
- 乌知洽(758年)
- 苻敬超(758年)
- 周贽(上元年间)
- 魏凌(773年)
- 薛坚(775年)
- 薛干(大历年间)
- 薛洽(大历年间)
- 田廷玠(777年)
- 田昂(782年之前)
- 卢玄卿(782年)
- 徐济(贞元初年)
- 朱卨(贞元年间)
- 元谊(794年—796年)
- 卢顼(795年—807年)
- 李光颜(811年—814年)
- 卢永(817年)
- 田颖(元和末年)
- 卢元辅(长庆初年)
- 张遵(长庆年间)
- 刘轲(837年—839年)
- 李恬(843年)
- 王钊(844年)
- 李琢(849年之前)
- 崔骈(大中年间)
- 杨諲(中和年间)
- 马爽(885年)
- 孟迁(889年)
- 李承嗣(大顺、景福年间)
- 阎宝(乾宁年间)
- 邢善益(898年)
- 朱绍宗(900年)
- 张归厚(901年)
- 寇彦卿(天复年间)
- 韩恭(903年)
- 袁象先(903年—9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