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納里大屠殺(波蘭語:zbrodnia w Ponarach)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1941年7月至1944年8月間,納粹德國党卫队、別動隊與所招募的立陶宛分隊(立陶宛特別支隊)在立陶宛(當時屬納粹德國東方總督轄區)維爾紐斯附近波納里(今帕內里艾)車站附近森林所執行的大屠殺[1][2][3],造成約10萬人死亡,其中約有7萬名猶太人、2萬名波蘭人與8000名俄羅斯人[2][4],許多遇害者為新建的維爾紐斯隔都居民[3][5]。
立陶宛為除波蘭以外納粹德國最先執行最終解決方案的地區[6],有學者統計1941年6月德國入侵前維爾紐斯有約8萬名猶太人,佔全市人口近半[7],二戰後維爾紐斯僅有約7000名猶太人生還,為戰前猶太人口的10%[8]。納粹別動隊第九分隊於7月2日抵達維爾紐斯,展開大屠殺[8],不過許多屠殺行動是由立陶宛特別支隊執行[9],8月9日別動隊第三分隊抵達維爾紐斯接替第九分隊[10],9月維爾紐斯隔都建立[8],9月的一起屠殺中便有3700名猶太人被殺,另一起屠殺有多達6000人被殺,皆是從維爾紐斯被押送至波納里處決[8][11]。據《猶太人大屠殺百科全書》等文獻,近三分之二的猶太人(超過5萬人)在1941年底已遇害[12][9]。
波納里大屠殺的現址有遇害猶太人紀念碑(1991年設立)、遇害波蘭人紀念碑(1990年設立,2000年重建[2])、1994年5月被納粹殺死的立陶宛士兵紀念碑、遇害蘇聯戰俘紀念碑(1996年設立)與一小型博物館。早在1948年生還的維爾紐斯猶太人即在此設立一紀念碑,但旋即被蘇聯政府換成一紀念法西斯被害者的方尖碑[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