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田海(英語:Sha Tin Hoi)是昔日香港新界沙田的一個喇叭形的狹長海灣。當時沙田海位於城門河的河口,連接吐露港。

歷史


沙田海的英文名稱除了Sha Tin Hoi之外,還有Tide Cove,即潮水灣,當潮漲時,海水便會湧入沙田海。雖然cove的中譯是小海灣,但沙田海相比香港其他海灣,面積已不算小。
1970年代香港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及興建沙田馬場,遂在沙田海兩岸進行填海工程,形成一條4公里長,200米闊的人工水道,並併入為城門河的一部分。自此沙田海大部分水域,成為了現在城門河兩岸的土地。昔日位於海中央的小島圓洲,成為了沙田區東岸陸地的一部份,並改稱圓洲角。現在馬料水和馬鞍山之間的海灣,仍稱為沙田海。

參見
![]() | 这是一篇與香港地理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