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汉朝(西汉)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和其父亲文帝的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為中國自大一统以来的首個太平盛世。東漢光武帝、蜀漢昭烈帝都是他的後裔。
刘启为汉文帝刘恒庶长子。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为代王,母亲窦漪为妾。前180年,呂太后駕崩,陳平、周勃等人誅滅諸呂,立刘恒为帝,是為汉文帝。同年正月,刘啟以刘恒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其后,母亲窦姬亦被立为皇后。前157年7月6日(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宮,7月14日(丁未),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
刘启為太子時性格剛烈,因與吳國世子劉賢下圍棋(一說六博)發生爭執,而拿棋盤打死了劉賢,漢文帝敕命送遗體回去埋葬,到了吳國,劉賢的父親吳王劉濞大怒,說道:「天下都是劉家的,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何必回吳國埋葬!」遂又把遗體送回長安埋葬,以示對朝廷的不滿,從此刘濞怨恨刘启,也怨恨朝廷。另外劉啟為太子曾經和梁王劉武一起被時任公車令的張釋之彈劾說「過司馬門[1]不下車」,劉啟即位後,將張釋之貶謫為淮南國相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景帝听从,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于是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之乱开始了。七國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藉口叛乱,欲夺天下。晁错政敌袁盎献策景帝,诛晁错以平叛乱。漢景帝沉默了很久,說了一句話,宣判了晁錯的死刑:「不這樣做,還有什麼辦法呢?我不會為了愛惜他一個人而向天下謝罪的。」[2]。十多天後,于是有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一众臣子彈劾晁錯,請求腰斬。景帝應允,令中尉以上朝议事为名,誘騙晁错上朝,行中错道,至东市,中尉宣汉景帝刘启诏书,当场腰斩晁错 [3]。但晁错死後,七国之乱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占领了不少土地。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亞夫、竇嬰镇压,前後三個月即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樸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前元六年(前151年),皇后薄氏被废。第二年(前150年),废太子刘荣。同年四月,立王氏为皇后,随后立王氏的独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景帝崇尚黃老之說,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并称文景之治。
景帝后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景帝崩于未央宫,遺詔賜予諸侯王與列侯駿馬兩匹、吏二千石、黃金兩斤,吏民戶百錢;又命放出一批宮人,使其歸家再嫁。景帝享年48歲,諡號孝景皇帝,无廟號,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景帝崩後由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汉书·景帝纪記載,景帝逝前對劉徹說: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
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評價景帝以德待臣子、鼓勵耕作,面對吳楚之叛,引領將領翦除逆賊。但是平叛的周亞夫,受到景帝的猜忌,倉促下獄,這對於一個治理國家的明君來說,是很可惜的:『【索隱述贊】景帝即位,因脩靜默。勉人於農,率下以德。制度斯創,禮法可則。一朝吳楚,乍起凶慝。提局成釁,拒輪致惑。晁錯雖誅,梁城未克。條侯出將,追奔逐北。坐見梟黥,立翦牟賊。如何太尉,後卒下獄。惜哉明君,斯功不錄!』
宋朝司馬光《资治通鉴》中評價:「继以孝文、孝景,清净恭俭,赡养天下。」
汉.贡禹︰「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余,厩马百余匹。」(《汉书‧贡禹传》)
魏.曹植︰「景帝明德,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风移俗易,齐美成康。」(《汉景帝赞》)
唐.权德舆︰「文景二帝恭俭爱人始蠲去肉刑,恻隐之教洽于人心,当时风俗敦朴,公卿耻言人过,刑狱衰息。」(《册府元龟‧卷一百四》)
唐.李渤︰「景、武、昭、宣,亦各有美,皆以乐贤从谏,风流无穷。」(《全唐文‧上封事表》)
宋.苏辙︰「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栾城集.历代论》)
宋.钱时︰「景不如文亦明矣。然言治者,必曰文景,何也?盖自春秋战国,历暴秦,更刘项,战斗之祸,宇宇分裂,生民涂炭。至于文帝,乃始以朴俭先天下,务农重谷,省刑罚,薄税敛,而遂措斯世于休养生息之地。三代而下未之有也。景帝嗣服虽不如文,而此数事所以厚民元气、养国命脉者,则能遵守无所变乱,是以相继四十年,海内富庶,风俗醇厚,而西都之盛独称文景欤。」(《两汉笔记》)
元.许衡︰「三代而下,称盛治者,无如汉之文、景,然考之当时,天象数变,山崩地震,未易遽数,是将小则有水旱之灾,大则有乱亡之应,非徒然而已也。而文、景克承天心,一以养民为务,今年劝农桑,明年减田租,恳爱如此,宜其民心得而和气应也。臣窃见前年秋孛出西方,彗出东方,去年冬彗见东方,复见西方。议者谓当除旧布新,以应天变。臣以为曷若直法文、景之恭俭爱民,为理明义正而可信也。天之树君,本为下民。故孟子谓“民为重,君为轻”,《书》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是论之,则天之道恒在于下,恒在于不足也。君人者,不求之下而求之高,不求之不足而求之有余,斯其所以召天变也。其变已生,其象已着,乖戾之几已萌,犹且因仍故习,抑其下而损其不足,谓之顺天,不亦难乎?」(《元史‧许衡传》)
明.戈谦︰「降及汉之文景,唐之太宗,亦能轻徭役、薄税敛、谨节用、寡嗜欲。汉唐诸君,庶几作民父母之义。故其享国长久,亦至三四百年,此本固邦宁之验也。」(《皇明经世文编‧恤民疏》)
明‧郎锳︰「三代而下,称治世莫如文景。今观文帝之世三十六诏,景帝之世二十五诏。而其除租、赐爵、务农、忧恤者,三之一焉。则其史称与民休息可知。呜呼!此后世之所不及也。」(《七修类稿》)
清‧李渔︰「从来人君之善行乐者,莫过于汉之文、景;其不善行乐者,莫过于武帝。以文、景于帝王应行之外,不多一事,故觉其逸;武帝则好大喜功,且薄帝王而慕神仙,是以徒见其劳。」(《闲情偶记》)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之不以为渐也。”
汉孝景皇帝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中元年 | 中二年 | 中三年 |
---|---|---|---|---|---|---|---|---|---|---|
公元 | 前157年十月—前156年后九月 | 前156年十月—前155年九月 | 前155年十月—前154年九月 | 前154年十月—前153年后九月 | 前153年十月—前152年九月 | 前152年十月—前151年后九月 | 前151年十月—前150年九月 | 前150年十月—前149年九月 | 前149年十月—前148年后九月 | 前148年十月—前147年九月 |
汉孝景皇帝 | 中四年 | 中五年 | 中六年 | 后元年 | 后二年 | 后三年 | ||||
公元 | 前147年十月—前146年九月 | 前146年十月—前145年后九月 | 前145年十月—前144年九月 | 前144年十月—前143年九月 | 前143年十月—前142年后九月 | 前142年十月—前141年九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