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古城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定门map

39.8713°N 116.3998°E / 39.8713; 116.3998

Thumb
永定门及南广场,2009年10月
Thumb
1922年的永定门箭楼和城楼
Thumb
2005年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北京外城的正门,位于外城南垣正中,北京中轴线上。

历史

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意为“永远安定”。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24米),进深二间(10.5米),绿琉璃剪边灰筒瓦重檐歇山顶。城楼下为城台,前为1544年增建的瓮城,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1]。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重建,将城台加高至26米,重建瓮城,在瓮城正面增建单层箭楼(辟两层箭窗)。箭楼规制甚小,面阔仅三间(12.8米),进深一间(6.7米),单檐歇山顶灰瓦。瓮城为方形,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外侧两端抹为圆角。箭楼辟两层箭孔,南面每层7个,东西每层3个。箭楼城台下辟单孔券门。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拆除永定门西侧部分城墙,将原在城外马家堡的京津铁路终点站移至天坛。1901年修建前门火车站时又在城门东侧增开豁口,铺设新路轨。1951年为改善永定门交通,拆除了瓮城和东西两侧的城墙。城门及箭楼于1957年被拆除。

重建

2003年,在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提议下,为了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规划和景观,在原址[2]重建了永定门城楼。2005年,完成了城楼的彩绘,永定门采用雅五墨旋子彩画。2009年9月,永定门南广场落成,总占地面积2.2公顷,跨越北京护城河和南二环[3]

永定门城楼于2005年9月复建后即由东城区管理使用并且对外开放。自2007年起,由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东城区旅游局、永定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使用。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建筑面积522平方米。2011年12月,永定门城楼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截至2013年,永定门城楼90%以上的使用面积对外开放,承担旅游咨询、游客观光、中轴文化展陈的功能[4]

2024年7月27日,永定門作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组成部分,入選世界遗产[5]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