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郡中國西晉时设置的

建置沿革

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進封南宮縣王司馬承為武邑王[1],分長樂國武邑國,屬冀州,治武邑縣(今河北省武邑縣),領武邑、武遂、觀津三縣,後析置武強縣。晉惠帝时期,武邑王薨,無後,武邑郡成為長樂國的支郡[2]

十六國時期,武邑郡相繼為後趙及其殘存勢力(314年-354年)、前燕(354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後燕(384年-396年)所有。[3]

北魏時,勃海郡阜城縣改屬武邑郡,武強縣併入武邑縣,觀津縣改稱灌津縣。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復置武強縣。[4]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廢武邑郡,省併武邑、武遂、灌津三縣,武強縣劃入長樂郡,阜城縣劃入勃海郡[5][3]

人口

行政長官

武邑內史(289年-314年)

  • 邵存,魏郡安陽人,西晉末為武邑內史,後前往濟南郡堅守黃巾固,太興三年(320年)又假武邑太守,次年南奔途中被殺。[6][7]

武邑太守(314年-318年)

武邑內史(319年-330年)

武邑太守(330年-556年)

國主

  • 武邑王司馬承,289年-290年代在位。
  • 赵公石勒,318年-319年在位,武邑郡為趙國封內的十三郡之一。
  • 赵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武邑郡為趙國封內的二十四郡之一。[17]

註釋及徵引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