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橙头地鸫(学名:Geokichla citrina )为鶲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黑耳地鸫。在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的森林地區常見。大多數族群是留鳥。此物種偏好陰暗潮濕的環境,且如同許多少斑地鶇屬(Geokichla)和地鶇屬(Zoothera)的鶇鳥一樣,牠們往往相當隱秘。[3]
橙頭地鶇是雜食性動物,會吃各種昆蟲、蚯蚓和水果。牠們築巢於樹上,但不成群。
這種小型鶇鳥的雄性上半身為均勻的灰色,頭部和下半身為橙色。雌鳥和幼鳥的上半身則呈現更棕的顏色。
該物種於1790年由約翰·萊瑟姆首次描述,當時被命名為Turdus citrinus,種名意指「檸檬黃色」,指的是其頭部和下半身的顏色。[4] 它約有12個亞種。[5]帕梅拉·C·拉斯穆森和約翰·C·安德頓(2005)指出,該複合群可能包含不止一個物種。[6]
以下表格匯總了有資料的各亞種的選定身體測量數據。[6]
亞種 | 長度 (mm) | 頭部 (mm) | 尾部 (mm) |
---|---|---|---|
G. c. citrina | 162-168 | 46-48 | 76-81 |
G. c. cyanota | 165-170 | 42-46 | 74-79 |
G. c. andamanensis | 150-158 | 43-45 | 65-78 |
G. c. albogularis | 155-165 | 44-48 | 68-79 |
橙頭地鶇繁殖於大部分印度次大陸,包括孟加拉、印度和斯里蘭卡,並延伸至東南亞到爪哇[5]及中國南部。[1]包括东南亚不丹、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北、安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察查县(Cachar)。[2]
它的棲地為潮濕的闊葉常綠林,底層有中等密度的灌木和蕨類,但也利用竹林作為次生林。G. c. cyanota也出現在大型花園和果園。[5]此物種經常出現在潮濕地區,如溪流附近或陰涼的峽谷內。
在中國常见于在海南,多在地面活动、在云南潞西见于海拔1250米的三台山上、栖于榕树等高大乔木上、在贵州望谟以及见于海拔700米的阔叶林中。[2]
牠們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範圍為250至1830米(825–6040 英尺),而在馬來西亞、泰國和爪哇則約為1500米(5000 英尺)以內。G. c. aurata主要棲息於婆羅洲北部的京那巴魯山及特魯斯馬迪山的1000至1630米(3300–5400 英尺)之間。部分亞種完全或部分遷徙;牠們的冬季棲地與繁殖地類似,但更可能位於較低海拔處。[5][9]
橙頭地鶇體長205–235 毫米(8.1–9.25 英寸)[9],體重47–60 克(1.7–2.1 盎司)。該小型鶇鳥的指名亞種成鳥雄性擁有全橙色的頭部和下半身,均勻的灰色上半身與翅膀,以及白色的中覆羽和尾下覆羽。喙呈灰色,雙腿和足部前端為棕色,後端為粉紅色或淡黃色。[5]
雌鳥外形類似於雄鳥,但上半身顏色更棕或帶橄欖色,翅膀為暖棕色,但部分年長雌鳥幾乎與雄鳥相同。幼鳥呈暗棕色,背部有淡黃條紋,頭部和臉部帶有棕紅色調;翅膀為灰色。喙為棕角色,雙腿和足部為棕色。
此物種的橙灰色羽毛極具特色,不易與其他物種混淆。各亞種之間的差異如上所述,可能非常顯著,例如G. c. cyanota強烈的頭部花紋,但也可能僅限於羽色調的微小變化,或是是否具有白色翅膀折痕。與許多其他鶇鳥類似,該物種的所有型態均有獨特的翼下圖案,帶有顯著的白色條紋。[5]
橙頭地鶇的叫聲包括柔和的chuk或tchuk,尖叫的teer-teer-teer,以及在飛行中發出的細小的tsee或dzef。然而,此鳥通常較為安靜,尤其在冬季。其歌聲為響亮清晰的悅耳曲調,旋律性強,類似於烏鶇的聲音,但具備歐歌鶇更具重複性的結構。它也模仿其他鳥類如鵯鳥、舊大陸畫眉和長尾縫葉鶯的叫聲。牠主要在樹葉繁茂的樹上鳴唱,通常在清晨和傍晚。[5]
橙頭地鶇是一種害羞且隱密的鳥類,通常獨自或成對出現,但相較於其他少斑地鶇屬(Geokichla)鳥類更容易被看到,數隻個體在非繁殖季節可能會於良好的食物來源地聚集。牠們飛行快速且安靜,但受到驚擾時常常會靜止不動,直到威脅消失。[5]
巢由雌雄鳥共同築造,呈寬大而淺的杯狀,由細枝、蕨類和小根條構成,內襯較柔軟的植物材料如葉片、苔蘚和松樹針葉。巢築於小樹或灌木上,距地面可達4.5米(15 英尺),芒果樹和咖啡灌木最受青睞。每窩產卵三至四顆,有時五顆;蛋呈乳白色或帶淺藍、灰或綠色,並有淡紫色斑點和紅褐色斑點。孵化期約13至14天,小鳥孵出後再經過約12天即離巢。[5]
此物種為斑翅鳳頭鵑(Clamator jacobinus)的巢寄生宿主,該寄生鳥會在巢中產下一顆卵。[5]與大杜鵑不同,無論母鳥或孵出的小鳥都不會驅逐宿主的卵,但宿主的小鳥常因無法成功與杜鵑爭取食物而死亡。[13]冠郭公(Clamator coromandus)和非常罕見的大杜鵑(Cuculus canorus)也被認為是該物種的寄生鳥。[14]
橙頭地鶇在密集的底層植被或其他厚實的掩護下於地面覓食。牠們在黎明和黃昏時最為活躍,於落葉層中探尋昆蟲及其幼蟲、蜘蛛、其他無脊椎動物及水果。在馬來西亞,越冬的橙頭地鶇經常以無花果為食。[5]
橙頭地鶇的分佈範圍廣泛,估計為2,780,000平方公里(1,070,000平方英里)。其族群數量尚未量化,但由於廣泛的分佈範圍,据信數量龐大;此物種亦被報告在局部地區常見。根據IUCN紅色名錄的全球族群數量下降標準(即十年或三代內下降超過30%),該物種不被認為接近此門檻,因此被評估為無危。[1]
在爪哇,此物種作為籠中鳥非常受歡迎,數量近年來因捕捉供馴養鳥類而大幅下降。[5]與東南亞森林鳥類因棲地消失或破碎化而受威脅的趨勢不同,由於森林成熟,橙頭地鶇已在1956年首次記錄於香港。[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